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中铁环境成功自主研发超隔温隔音玻璃

日期: 2020-07-03
浏览次数: 250

7月2日是第8个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全面小康”。节能低碳环保生活是未来家庭生活发展的总趋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也不简单的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人,从实际生活中去努力,去实践,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日前,中铁环境在倡导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有一种东西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不停的升级换代

但我们肉眼却看不出来

没错,这个随处可见的东西就是玻璃

近日,中铁环境又对它

进行了一次革新

成功自主研发了超隔温隔音玻璃

这款新产品还具备防窃听等功能


中铁环境成功自主研发超隔温隔音玻璃



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是啥?


要搞清楚啥是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首先就要搞懂真空玻璃的概念。真空玻璃就是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闭起来,将其间隙抽成真空并密封排气孔,以达到真空状态的技术。这样能有效降低热量的散失,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就像保温瓶、保冷杯一样,将室内空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有了真空玻璃,你就可以做夏天里最凉、冬天里最暖的仔。


中铁环境成功自主研发超隔温隔音玻璃


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真空玻璃的加强版。那它究竟强在哪?有啥不一样?

区别一:完全钢化,达到国标标准。

众所周知,真空不能传导热量,所以真空玻璃依靠真空层特殊结构,能有效阻隔室内外热量传导。可以显著减少空调电耗及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但目前的技术存在抽完真空后退钢的问题,不能达到低碳节能的效果。中铁环境研发了新技术,成功解决了真空玻璃熔合封边时钢化玻璃封边的技术难题。说真话: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就是节能减排标兵。


区别二:指标稳定,性能领先。

真空玻璃中间是有支撑物的,传统真空玻璃里面的支撑物分布紧密,使用起来会遮挡视线、模糊不清,而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不会存在这种情况。说真话:超隔温隔热真空玻璃,就是透明光亮!


区别三:精准控制,成本降低。

真空玻璃虽好,但二十年来,真空玻璃在全球市场上几乎无立足之地,根本原因就是真空玻璃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我们实现了效率高,成本低的生产工艺,每平米成本可下降20%。说真话: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就是省钱啊!

 
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


被动房市场

被动房是什么个概念呢?被动房又称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节能设计理念和新科技材料建成的冬天不用暖气,夏天不用或少用主动能源的房屋。在被动房里,可以实现的一个场景是:仅依靠楼内电器运行、人员活动等发热,就能保证办公楼22-25摄氏度的室温。


传统门窗行业

据预测到2022年全球建筑玻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218.77亿美元,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1%。在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中,门窗能耗占到一半左右,而玻璃占到门窗约70%的面积,因此,超隔温隔音玻璃在提高建筑节能指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家电冰箱冰柜

目前大多数国产冷柜的能耗等级还处于高能耗状态如果改为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则可节能20%以上。


高铁

高铁能耗约30%是通过窗户散失,如果高铁的窗户能像房屋墙壁一样保温,那节省下来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一公分的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玻璃保温效果超过1.5米厚的砖墙,节能环保效果棒棒哒。


用途广泛

可以说,哪里需要节能减排,哪里就能应用到超隔温隔音真空玻璃,例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大型场馆、阳光房、光伏等领域都可以应用。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24
    2025 - 01 - 13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铁宝桥南京公司凭借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简介中铁宝桥南京公司是铁路道岔研发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主营铁路道岔及配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制造、安装铺设、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仓储等业务。先后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工厂等国家级及省市级资质荣誉30余项。从生产流程的优化革新到绿色道岔的创新研发,从清洁能源的再生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持续推进企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创新迭代设计  研发绿色产品公司秉持“绿色低碳”道岔设计理念,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设计方法,积极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标准化道岔产品创新研发,做精产品线,做强产业链,搭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减振道岔开发道岔减振降噪技术,显著降低列车过岔时的噪音及振动,提升旅客乘坐体验,减少过岔噪音对周边居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参与道岔统型研制,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更新,增强零部件互换性,实现不同型号道岔整组互换,增强了道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适应更高运行速度与载荷要求。利用绿色低碳、减振降噪技术,成功研制多种型号的适用高原气候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具有无害化、环保易回收等特性,大幅降低了用户维护成本。 实施降耗增效  推进清洁生产道岔生产线融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算法、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化配料和涂装。采用分时间隔转料节拍匹配、辅助机械手转运、多适用性钢轨涂装等技术,集道岔钢轨的自动化运转、输送、锯切、打砂除锈、...
  • 点击次数: 26
    2025 - 01 - 03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专家意见百万网友和粉丝热情参与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 “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央企十大热搜”……中铁工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参建的深中通道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入选“央企十大热搜”。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6月30日下午3时,历经7年建设,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该工程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中铁山桥、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05合同段和G04合同段钢箱梁制造任务,包括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横门泄洪区非通航孔桥、西泄洪区非通航孔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万顷沙互通匝道桥及附属设施,全长7.24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10月28日,“国资小新”联合淘宝、微博共同打造的2024年双11“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如约而至!更多大国重器与科技创新,更多民生好物与低调国货,一整个上架的大动作,一整套新玩法新功能,不仅能“看”能“秀”,而且能“买”能“用”。在隆重推出的20件“大国重器”中,就包括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大直径会“爬陡坡”的隧道掘进机“永宁号”。“双11”期间,超过1100万人次在淘宝平台搜索“国资小新”及相关产品,超过170万人加购或收藏“大国重器”。2025,我们将以“进”的勇气、“新”的思路、“实”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征程中,以奋斗姿态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
  • 点击次数: 28
    2024 - 12 - 12
    从珠海平沙的红树林湿地公园眺望,黄茅海跨海通道犹如长龙卧波,5座“小蛮腰”出海,气势非凡!12月11日,中铁宝桥参建的国家级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这是继6月深中通道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年内迎来的又一重磅成员。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东连港珠澳大桥,西接西部沿海高速,是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跨江通道。项目全长约 31km,海上段长度约14km,设计时速100km/h。其中,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3标段黄茅海大桥主桥钢箱梁与主塔钢锚梁的生产制造任务。黄茅海大桥主桥为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钢箱梁全长2200m,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桥。创新领航  智能建造建设过程中,因大桥跨径大、载荷能力要求高,桥面板为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对钢箱梁制造的匹配精度要求极为严格。技术团队依托中铁宝桥舟山钢桥梁基地,构建了国内先进的钢桥梁智能制造“五线一系统”,涵盖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节段智能总拼生产线、钢箱梁智能涂装生产线、钢护栏智能制造生产线以及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钢桥梁制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在焊接工序方面,自主研发的 U 肋内外专机焊接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并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自适应调整,成功解决了焊接质量不稳定、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创新突破  技术攻坚针对黄茅海大桥钢箱梁制造关键环节,技术团队积极进行攻坚,通过研发了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一次整体组拼及微变形无应力控制技术、基于协作式焊接机器人的分体式钢箱梁全场景自动化焊接及全过程无码制造技术,实现了分体钢箱梁几何尺寸与变形的有效控制...
  • 点击次数: 14
    2024 - 12 - 05
    12月4日,正值第七个“世界隧道日”,从德国汉堡地下储热供热隧道项目(以下简称:热能隧道)传来捷报,中铁装备研制的土压盾构机 “中铁1144号”成功穿越易北河抵达接北岸收井,顺利完成汉堡热能隧道掘进任务,标志着中国盾构技术首次在德国应用告捷。项目概况热能隧道项目作为连接工业区和城区供热“咽喉”通道,全长约1165米,整条隧道下穿德国第二大河流——易北河,掘进地质主要以碎石、砂、砂土、黏土、沉积石灰岩为主,平均埋深达30米,最大水土压力约为4.5巴。这条隧道和其配套地下设施将把汉堡南部工业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储存并输送到汉堡北部的港口新城,其核心是回收工业区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并通过盐水在地下储存热量,代替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在冬季为当地居民供热。设备介绍为有效应对项目中的高水压环境和对沉降精度的严格控制要求,公司结合德国客户需要,为其量身定制一台开挖直径4.57米,总长约278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设备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同时,还首次在小直径盾构上引入了符合CE标准的独立人舱设计,以及回转式管片小车等人性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为确保设备顺利贯通,公司采用属地化服务团队,以迅疾响应、高效服务,为设备顺利掘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设备掘进期间,取得了日最高掘进20.4米的好成绩。
  • 点击次数: 48
    2024 - 11 - 10
    从峡谷里径直吹来的风在耳旁呼啸而过脚下是600多米深的花江大峡谷……这里是位于贵州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接壤处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11月4日由中铁宝桥参建的花江峡谷大桥顺利首吊标志着该桥已进入吊装阶段为明年通车运营奠定了基础工程概况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建于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全长2890米,主桥桥面与谷底的北盘江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相当于220层楼高。公司承担花江峡谷大桥约22000吨钢桁梁、桥面系制作加工、拼装、安装任务。截至目前,现场已完成70个节段组装任务,总重达15400吨。01技术准备大桥主桁杆件整体节点孔群较多,连接关系复杂,孔群的制孔精度直接影响桥位安装进度及质量。为此,技术人员采用了数字化BIM建模技术、设计可靠的工装设备、优化制孔工艺、三维数控划线钻孔等技术手段,为生产制作保驾护航。02生产制作采用了数字化智能套料下料技术、数字化生产组织系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全熔透焊接技术、接头板残余应力消除技术等多种措施,控制弦杆焊接变形,保证了钢桁梁制造的质量和效率。03现场拼装大型桥面块体采用了倒装制作技术,钢桁梁节段采用实体匹配预拼装+三维数字扫描虚拟预拼装技术,在保证节段拼装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桥位节段安装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大桥建成后,将超越北盘江大桥,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大桥也将峡谷两岸的行车时间由近1小时缩短到2分钟。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766

传真:010-83777766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