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日期: 2020-05-27
浏览次数: 273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深圳地铁14号线的建设工地上,中铁工服设计研究院深圳地铁皮带机及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技术团队又开始了他们一天充实而忙碌的工作。这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9岁,却用年轻的臂膀挑起了深圳地铁14号线7工区盾构渣土环保处理技术管理的重担。目前,以他们为主体设计研发的国内首套盾构施工渣土环保处理系统1.0版,已在中铁三局桥隧公司承建的深圳地铁14号线7工区成功投入使用并初见成效,让渣土秒变成宝,不但保护了环境,实现了渣土回收再利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绿色施工、城市基建增添新“法宝”。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 团队合影


当前,处理盾构掘进产生的渣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直接外运,不但成本高昂,还会遗洒于道路,产生扬尘,污染极大。同时,渣土含有的大量可再利用的沙石泥土、水、膨润土及泡沫等当弃渣处理,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该技术团队经过多次科研攻关,终于研发出皮带机及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将渣土分级脱水分离和干化,实现无机原料、水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点石成金。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 筛分旋流一体机

开垦渣土绿色处理这块处女地,困难不言而喻。说起中铁工服渣土环保处理系统研制,就不能不提两个人,他们就是项目渣土处理系统第一负责人刁鹏,连续出渣皮带机第一负责人陈洪财。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会议讨论


项目从设计制造到调试使用,工期20个月,从成都到深圳,要奔袭千里客场作战,工期紧,担子重,从项目立项起,中铁工服设计研究院办公楼上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陈洪常常加班到凌晨三点,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勉强睡几个小时后继续工作。项目推进不到三个月,他就瘦了整整12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设计工作提前完成,他们顾不上休息,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驻厂监造、现场组装调试中。“老婆,我真的对不起你和女儿!”驻守工区2个月的刁鹏,每每看到视频中辛苦的妻子和才满月的女儿,总是眼眶湿润,心怀愧疚。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渣土分离系统分离粗砂


处理盾构掘进产生的渣土关键是如何高效集约地分离利用渣土,这个难题困扰了技术团队许久。经过多个不眠之夜,刁鹏创造性地提出用振动清洗和絮凝压滤的方式点石成金:将渣土分级过滤成建材砂石和泥浆。泥浆加入“卤水”絮凝剂,经过压滤机分离成清澈见底的循环水和干化泥饼。团队都戏称这一绝招为“卤水点豆腐”。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将渣土高效环保地输送至渣土分离系统呢?陈洪经过仔细分析,提出利用皮带机系统将刚掘出的渣土,从隧道深处运输至地面渣土分离系统的进料斗,最后分离的粗砂细沙,通过拉升皮带机输送至卡车运输。全程没有任何遗洒,保证了工区施工的文明整洁。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皮带机系统部件


要成大事,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克服困难。两位项目负责人,刁鹏性格开朗活泼,陈洪财思维缜密,一动一静,优势互补。此外,他们还请来了“金牛工匠”、中铁工服陈文菊做电气系统负责人。


2019年,为了保证皮带机控制系统稳定可靠,陈文菊放弃了难得的国庆假期,坚守科研岗位,终于突破了皮带机系统控制的难点。2月13日,陈文菊在疫情最为肆虐的时刻,安顿好8岁的女儿,克服出行困难,奔赴深圳地铁项目现场,和团队成员一起调试皮带机控制系统,用32天的坚守与勇敢,书写出了工业女性的巾帼传奇。


团队成员任阳一直坚守岗位,直到结婚前夜,交接好工作后,才匆忙赶回家完成婚礼。刚毕业的张仁川和赵强,对长达2个月的高强度工作毫无怨言。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洗砂机


“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陈洪经常用这句话勉励大家。在调试渣土分离系统的攻关时刻,泥浆分离过滤后压出的泥饼一捏就碎,分离水有些浑浊。虽然只是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但还是引起了刁鹏和任阳两位工程师的注意。他们立刻召集大家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并爬上设备逐一排查了近一周时间。最终,在排查到固液分离模块时,新员工邓涛发现压滤机的滤布存在些许破漏,导致过滤时压力不均,泥饼含水量过大,一捏就碎。“找准病根”后,大家立刻对症下药,重新换上完整无破损的滤布。当重新压出的泥饼干燥结实,滤除的水清澈见底时,大家兴奋地欢呼雀跃起来。


【大干100天】国内首套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成功投用

 成功压出泥饼


正是这样一群可爱的工业人,用年轻的臂膀挑起了14号线7工区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的大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转变”指示精神,生动诠释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24
    2025 - 03 - 03
    2月25日,随着最后一项技术指标验收合格,由河南省水利二局集团和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水投6号”(中铁1483号)土压平衡盾构机顺利通过验收下线,设备将应用于河南省汝阳前坪水库灌区工程,这是中铁盾构又一次服务水利项目的生动实践。项目概况河南省前坪水库灌区工程项目,为河南省“十四五”期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覆盖2市5县的现代化灌溉体系,年均可引前坪水库水量1.55亿立方米,可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0.8万亩,对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乡镇供水保障程度,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设备介绍“水投6号”土压平衡盾构机开挖直径4.97米,整机长约153米,掘进区间总长约5.5公里,穿越地质复杂,主要为泥岩夹砾岩、泥灰岩、砂岩与泥岩互层等。针对以上地质特点,中铁装备运用多项创新技术,包括硬岩地层复合刀盘、刀具磨损检测、超大推力和扭矩储备、集成式自动保压人舱、后配套设备集成及管线美观化人性化布置等,使盾构机具备了超强的地质适应性能,有效解决了破岩、结泥饼、狭小空间、高水压、地表沉降等多项难题。此次下线标志着国产高端装备及创新技术应用的又一次重要突破,为国产隧道掘进机在长距离、大埋深引调水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有效案例,将为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 点击次数: 29
    2025 - 03 - 0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4年国家级5G工厂名录,来自中铁工业的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5G工厂、中铁装备基于数据要素赋能的盾构机5G工厂成功入选。何为5G工厂?5G工厂是指将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运营(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5G工厂长什么样?“5G+”让一切皆美好中铁宝桥扬州公司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先后建成钢桥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信息化控制中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称号。▲智能数据分析平台01.“5G+”让管理更科学运用以太网、5G、WIFI等工具,搭建超融合云平台,以实时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为基础,实现精益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02.“5G+”让工艺更优化引进智能孔群检测设备,开发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智能拼接板检测系统,切实提升零件检验水平。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提升产品二维和三维设计质量,优化生产工艺。03.“5G+”让生产更高效基于5G技术,建设跨平台的生产设备拓扑监控设计平台,实现制造单元设备在线实时监控,推动不同生产车间设备状态的分类管理。应用室内定位、视觉导航等技术,定制开发AGV自动叉车,优化厂内物流,极大提高生产效率。04.“5G+”让产业更智能智能制造及5G技术的应用,打通了公司全流程业务链条,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公司板单元和桁梁杆件自动化焊接率均提升至90%以上。加“数”提升 领跑未来中铁装备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先后建成盾构机5G智能工厂、透明工厂综合管控平台,获评"中国质量奖""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
  • 点击次数: 35
    2025 - 01 - 13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铁宝桥南京公司凭借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简介中铁宝桥南京公司是铁路道岔研发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主营铁路道岔及配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制造、安装铺设、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仓储等业务。先后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工厂等国家级及省市级资质荣誉30余项。从生产流程的优化革新到绿色道岔的创新研发,从清洁能源的再生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持续推进企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创新迭代设计  研发绿色产品公司秉持“绿色低碳”道岔设计理念,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设计方法,积极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标准化道岔产品创新研发,做精产品线,做强产业链,搭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减振道岔开发道岔减振降噪技术,显著降低列车过岔时的噪音及振动,提升旅客乘坐体验,减少过岔噪音对周边居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参与道岔统型研制,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更新,增强零部件互换性,实现不同型号道岔整组互换,增强了道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适应更高运行速度与载荷要求。利用绿色低碳、减振降噪技术,成功研制多种型号的适用高原气候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具有无害化、环保易回收等特性,大幅降低了用户维护成本。 实施降耗增效  推进清洁生产道岔生产线融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算法、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化配料和涂装。采用分时间隔转料节拍匹配、辅助机械手转运、多适用性钢轨涂装等技术,集道岔钢轨的自动化运转、输送、锯切、打砂除锈、...
  • 点击次数: 43
    2025 - 01 - 03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专家意见百万网友和粉丝热情参与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 “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央企十大热搜”……中铁工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参建的深中通道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入选“央企十大热搜”。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6月30日下午3时,历经7年建设,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该工程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中铁山桥、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05合同段和G04合同段钢箱梁制造任务,包括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横门泄洪区非通航孔桥、西泄洪区非通航孔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万顷沙互通匝道桥及附属设施,全长7.24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10月28日,“国资小新”联合淘宝、微博共同打造的2024年双11“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如约而至!更多大国重器与科技创新,更多民生好物与低调国货,一整个上架的大动作,一整套新玩法新功能,不仅能“看”能“秀”,而且能“买”能“用”。在隆重推出的20件“大国重器”中,就包括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大直径会“爬陡坡”的隧道掘进机“永宁号”。“双11”期间,超过1100万人次在淘宝平台搜索“国资小新”及相关产品,超过170万人加购或收藏“大国重器”。2025,我们将以“进”的勇气、“新”的思路、“实”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征程中,以奋斗姿态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
  • 点击次数: 38
    2024 - 12 - 12
    从珠海平沙的红树林湿地公园眺望,黄茅海跨海通道犹如长龙卧波,5座“小蛮腰”出海,气势非凡!12月11日,中铁宝桥参建的国家级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这是继6月深中通道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年内迎来的又一重磅成员。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东连港珠澳大桥,西接西部沿海高速,是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跨江通道。项目全长约 31km,海上段长度约14km,设计时速100km/h。其中,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3标段黄茅海大桥主桥钢箱梁与主塔钢锚梁的生产制造任务。黄茅海大桥主桥为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钢箱梁全长2200m,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桥。创新领航  智能建造建设过程中,因大桥跨径大、载荷能力要求高,桥面板为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对钢箱梁制造的匹配精度要求极为严格。技术团队依托中铁宝桥舟山钢桥梁基地,构建了国内先进的钢桥梁智能制造“五线一系统”,涵盖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节段智能总拼生产线、钢箱梁智能涂装生产线、钢护栏智能制造生产线以及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钢桥梁制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在焊接工序方面,自主研发的 U 肋内外专机焊接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并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自适应调整,成功解决了焊接质量不稳定、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创新突破  技术攻坚针对黄茅海大桥钢箱梁制造关键环节,技术团队积极进行攻坚,通过研发了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一次整体组拼及微变形无应力控制技术、基于协作式焊接机器人的分体式钢箱梁全场景自动化焊接及全过程无码制造技术,实现了分体钢箱梁几何尺寸与变形的有效控制...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766

传真:010-83777766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