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中铁装备和中建三局联合打造的“绿投号”NO.1土压平衡盾构机(中铁611号),在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地下34.9米顺利始发,这标志着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正式开始掘进。
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既是“四水共治”重点工程,也是东湖水环境保护的核心工程。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个大工程都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 挑战多项之最
该污水传输工程主隧全长17.5公里,跨越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东湖风景区4个行政区,是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首次采用旋流式入流、首次在主城区全部采用全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站的排污深层隧道,具有“深隧工程国内最长”、“施工工艺最全”、“华中地区盾构施工条件最复杂”、“武汉地区盾构施工竖井最深”等特点。
创造多项之最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由于一般城市在地下8米以内是管网层,8-40米是地铁的通道,而在45米以下就可以通过建设深隧,将超标溢流的河流污水以及涝水进行储存,错过内涝的高峰期、洪峰期后再提上来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有效缓解城区内涝问题。
原因二:由于武汉围绕大东湖共建有沙湖、二郞庙、落步嘴三座污水处理厂,它们均位于城市核心区或副中心,随着城市发展,已不能满足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要求。未来它们将与新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实现“四厂合一”,统一进行净化处理,服务约300万人口。
原因三:这条深隧要穿越武汉地铁4号线、京广高铁、严西湖湖底,利用30米至50米的地下深层空间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小,安全性更高,不会受到地面及浅层施工的影响,并预留地下空间资源。此外,污水带有腐蚀性,深层空间的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可有效防止污水对地层的二次污染。
亮点二—— 盾构设备小而精
“绿投号”所在的3#竖井深34.9米,线路全长3.16公里。由于污水深隧系统隧道管径约3至3.4米,面积只有普通地铁隧道的四分之一,而埋深是地铁的两倍,传统盾构机无用武之地。中铁装备与中建三局强强联合,依托优势研发团队,突破技术难关,为大东湖深隧“量身定制”国内顶尖技术的小直径盾构机,将18节总长120余米的盾构机拆散,通过管路连接,分布在井下和地面,逐步下井掘进,在地下会合,实现整机掘进。
亮点三—— 施工创新亮点多
该工程未来运行时,隧道不仅要承受地下水压力,又要承受内部污水的压力,对隧道施工要求极高,不能有缝隙和裂纹。为此,施工时采用超长距离垂直和水平混凝土泵送,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国内首次开展小直径盾构管片与二衬混凝土结构同步施工,二衬内侧通过表面涂层的方式实现防腐蚀,确保隧道内外的水互不干扰。
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建成后,对于保护东湖生态环境,净化东湖水质将起到巨大作用,也将为我国水治理积累宝贵经验,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