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日期: 2020-03-02
浏览次数: 377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天

2020年3月2日

中铁工业重组上市三周年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催人奋发的日子

中铁工业犹如一趟列车

从百年时空驶来

赋能升级,澎湃前行

传承超越,创新发展

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

正徐徐展开



三周年巡礼


三年来


我们锐意进取,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2019年3月,我们再向总书记报告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成功承办第二届盾构服务产业生态链研讨会

近三年,公司新签合同额年均增长率达23%以上,顺利完成了企业发展的主要指标任务。隧道掘进装备进入军工、采矿、水利等新领域,盾构机产销量连续八年“中国第一”、连续三年“世界第一”。钢结构产量突破110万吨并完成海外落地建厂,桥梁钢结构制造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内最大、最先进重载高锰钢辙叉基地投入生产,工程服务业绩快速增长,环保产业PPP项目落地。


三年来


我们持续改革,加速推进转型升级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新时代号”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徐州率先下线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SED隧道污水快速处理设备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六合易家”装配式集成房屋

作为央企深化改革、混改重组上市的典范,中铁工业深入推进动力变革,激发产业生机活力,经过认真谋划,确定了“三商合一”的发展道路,即以工业制造为核心,以全产业链服务为主线,做工业制造商、工程服务商、产业投资商“三商合一”的企业。以改革推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提出了“现有产业依靠改革焕发生机、新兴产业依靠创新挑起大梁”的新思路,在聚焦主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工程服务、地下空间开发、新制式轨道交通、环保等新兴产业,打造未来发展引擎。


三年来


我们勠力同心,在急难险重工程中创信树誉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动车驶过京张高铁官厅水库大桥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40米跨1000吨高铁运架装备成功运用

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和川藏铁路建设,参建了一批具有世界意义的工程项目。在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藏木特大桥、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平潭海峡大桥等标志性大桥建设中,挑战禁区,跨越天堑,超越自我。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蒙华号”在白城隧道胜利贯通,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在深圳春风隧道砥砺前行,40米跨1000吨运架装备、1800吨“空中造桥机”,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刷新中国速度,提升中国制造,打造中国品牌。


三年来


我们守正创新,科技兴企活力绽放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中国最大重载高锰钢辙叉生产线投产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新时代号”跨座式单轨列车成功试跑

作为高新装备制造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组建设计研究总院及相关技术研究院统筹共性技术研发,隧道掘进机主轴承国产化取得阶段性突破,第四代半掘进机完成研制并成功应用,磁悬浮、跨座式单轨车辆、悬挂式车辆开展动态实验,隧道污水快速处理、生态修复等成套技术及装备完成研制,云平台、掘进机租赁网深受业界认可。全力备战川藏铁路建设,极端装备研制突破100多项关键技术。目前,中铁工业旗下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9家。科技创新成为中铁工业最坚实的底色!


三年来


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王中美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组织职工收看党的十九大报告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全公司营造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厚氛围,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使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有机融入,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先后荣获多项资本市场荣誉,树立了优质上市公司形象。研究践行“三个转变”的机制、方法和途径,制定了“3345”行动方案,将思想力转化为生产力。公司先进模范辈出,王中美、王杜娟、曲岩、王汝运、马学利成为企业最美的代言。


三年来


我们服务国计民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援建火神山医院

积极推动基层减负、处僵治困、“三供一业”移交等工作,参与扶贫助困,反哺社会。去岁今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公司按照上级党委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在鄂单位中铁科工、中铁重工第一时间参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中铁装备援建河南最大的口罩厂,关键时刻体现央企担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参建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新加坡地铁等重大项目,盾构机反向出口到法国、意大利等传统制造强国。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走向繁荣。

上市三年,一幅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出口法国巴黎地铁16号线项目(中铁777号、778号)盾构下线


“三生万物”,“三”,为万物之基,万物之始。今天,在祝福企业的同时也倍感使命在肩、责任如山。

让我们始终以“三个转变”为引领,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持续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新装备制造企业的伟大目标阔步前进!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26
    2025 - 01 - 13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铁宝桥南京公司凭借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简介中铁宝桥南京公司是铁路道岔研发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主营铁路道岔及配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制造、安装铺设、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仓储等业务。先后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工厂等国家级及省市级资质荣誉30余项。从生产流程的优化革新到绿色道岔的创新研发,从清洁能源的再生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持续推进企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创新迭代设计  研发绿色产品公司秉持“绿色低碳”道岔设计理念,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设计方法,积极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标准化道岔产品创新研发,做精产品线,做强产业链,搭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减振道岔开发道岔减振降噪技术,显著降低列车过岔时的噪音及振动,提升旅客乘坐体验,减少过岔噪音对周边居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参与道岔统型研制,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更新,增强零部件互换性,实现不同型号道岔整组互换,增强了道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适应更高运行速度与载荷要求。利用绿色低碳、减振降噪技术,成功研制多种型号的适用高原气候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具有无害化、环保易回收等特性,大幅降低了用户维护成本。 实施降耗增效  推进清洁生产道岔生产线融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算法、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化配料和涂装。采用分时间隔转料节拍匹配、辅助机械手转运、多适用性钢轨涂装等技术,集道岔钢轨的自动化运转、输送、锯切、打砂除锈、...
  • 点击次数: 27
    2025 - 01 - 03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专家意见百万网友和粉丝热情参与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 “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央企十大热搜”……中铁工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参建的深中通道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入选“央企十大热搜”。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6月30日下午3时,历经7年建设,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该工程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中铁山桥、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05合同段和G04合同段钢箱梁制造任务,包括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横门泄洪区非通航孔桥、西泄洪区非通航孔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万顷沙互通匝道桥及附属设施,全长7.24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10月28日,“国资小新”联合淘宝、微博共同打造的2024年双11“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如约而至!更多大国重器与科技创新,更多民生好物与低调国货,一整个上架的大动作,一整套新玩法新功能,不仅能“看”能“秀”,而且能“买”能“用”。在隆重推出的20件“大国重器”中,就包括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大直径会“爬陡坡”的隧道掘进机“永宁号”。“双11”期间,超过1100万人次在淘宝平台搜索“国资小新”及相关产品,超过170万人加购或收藏“大国重器”。2025,我们将以“进”的勇气、“新”的思路、“实”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征程中,以奋斗姿态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
  • 点击次数: 32
    2024 - 12 - 12
    从珠海平沙的红树林湿地公园眺望,黄茅海跨海通道犹如长龙卧波,5座“小蛮腰”出海,气势非凡!12月11日,中铁宝桥参建的国家级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这是继6月深中通道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年内迎来的又一重磅成员。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东连港珠澳大桥,西接西部沿海高速,是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跨江通道。项目全长约 31km,海上段长度约14km,设计时速100km/h。其中,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3标段黄茅海大桥主桥钢箱梁与主塔钢锚梁的生产制造任务。黄茅海大桥主桥为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钢箱梁全长2200m,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桥。创新领航  智能建造建设过程中,因大桥跨径大、载荷能力要求高,桥面板为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对钢箱梁制造的匹配精度要求极为严格。技术团队依托中铁宝桥舟山钢桥梁基地,构建了国内先进的钢桥梁智能制造“五线一系统”,涵盖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节段智能总拼生产线、钢箱梁智能涂装生产线、钢护栏智能制造生产线以及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钢桥梁制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在焊接工序方面,自主研发的 U 肋内外专机焊接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并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自适应调整,成功解决了焊接质量不稳定、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创新突破  技术攻坚针对黄茅海大桥钢箱梁制造关键环节,技术团队积极进行攻坚,通过研发了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一次整体组拼及微变形无应力控制技术、基于协作式焊接机器人的分体式钢箱梁全场景自动化焊接及全过程无码制造技术,实现了分体钢箱梁几何尺寸与变形的有效控制...
  • 点击次数: 15
    2024 - 12 - 05
    12月4日,正值第七个“世界隧道日”,从德国汉堡地下储热供热隧道项目(以下简称:热能隧道)传来捷报,中铁装备研制的土压盾构机 “中铁1144号”成功穿越易北河抵达接北岸收井,顺利完成汉堡热能隧道掘进任务,标志着中国盾构技术首次在德国应用告捷。项目概况热能隧道项目作为连接工业区和城区供热“咽喉”通道,全长约1165米,整条隧道下穿德国第二大河流——易北河,掘进地质主要以碎石、砂、砂土、黏土、沉积石灰岩为主,平均埋深达30米,最大水土压力约为4.5巴。这条隧道和其配套地下设施将把汉堡南部工业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储存并输送到汉堡北部的港口新城,其核心是回收工业区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并通过盐水在地下储存热量,代替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在冬季为当地居民供热。设备介绍为有效应对项目中的高水压环境和对沉降精度的严格控制要求,公司结合德国客户需要,为其量身定制一台开挖直径4.57米,总长约278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设备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同时,还首次在小直径盾构上引入了符合CE标准的独立人舱设计,以及回转式管片小车等人性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为确保设备顺利贯通,公司采用属地化服务团队,以迅疾响应、高效服务,为设备顺利掘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设备掘进期间,取得了日最高掘进20.4米的好成绩。
  • 点击次数: 48
    2024 - 11 - 10
    从峡谷里径直吹来的风在耳旁呼啸而过脚下是600多米深的花江大峡谷……这里是位于贵州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接壤处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11月4日由中铁宝桥参建的花江峡谷大桥顺利首吊标志着该桥已进入吊装阶段为明年通车运营奠定了基础工程概况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建于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全长2890米,主桥桥面与谷底的北盘江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相当于220层楼高。公司承担花江峡谷大桥约22000吨钢桁梁、桥面系制作加工、拼装、安装任务。截至目前,现场已完成70个节段组装任务,总重达15400吨。01技术准备大桥主桁杆件整体节点孔群较多,连接关系复杂,孔群的制孔精度直接影响桥位安装进度及质量。为此,技术人员采用了数字化BIM建模技术、设计可靠的工装设备、优化制孔工艺、三维数控划线钻孔等技术手段,为生产制作保驾护航。02生产制作采用了数字化智能套料下料技术、数字化生产组织系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全熔透焊接技术、接头板残余应力消除技术等多种措施,控制弦杆焊接变形,保证了钢桁梁制造的质量和效率。03现场拼装大型桥面块体采用了倒装制作技术,钢桁梁节段采用实体匹配预拼装+三维数字扫描虚拟预拼装技术,在保证节段拼装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桥位节段安装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大桥建成后,将超越北盘江大桥,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大桥也将峡谷两岸的行车时间由近1小时缩短到2分钟。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766

传真:010-83777766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