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日期: 2022-04-27
浏览次数: 187


日前,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研制的直径15.09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争先号”(中铁1100号)顺利下线,该设备将应用于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双层超大直径隧道——武汉两湖隧道项目建设。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多年来,作为“中国品牌日”的发源地,中铁装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为指引,坚持胸怀“国之大者”,持续加强隧道掘进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勇攀技术高峰,具有掘进机生产特级资质,被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认定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单项冠军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中铁装备始终坚持走“盾构产业化,一主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以隧道及地下工程装备产业一体化发展为核心优势,致力于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公司横向形成了“大”“小”“异”不同断面以及土压、泥水、硬岩等不同适应性的全系列盾构/TBM产品,基本实现地铁、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煤矿、矿山、市政等各应用领域“全覆盖”,纵向拓展了设计研发、新机制造、旧机再制造、技术服务、工程服务、机况评估、操作培训、技能鉴定等于一身的产业链条。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多年来,中铁装备是国内唯一主持国家“973”项目的掘进机企业,也是国内唯一荣获中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的掘进机企业。


 2020年9月29日,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下线。中铁装备成为国内第一家下线隧道掘进机突破1000台的领军企业。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截至目前,中铁装备隧道掘进机(盾构机/TBM)订单总数突破1400台,各类产品应用于国内40余个城市,产品遍布国内各地,并远销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以色列、阿联酋、丹麦、奥地利、波兰等30个国家和地区。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2008年4月,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在新乡下线,填补了我国在复合盾构制造领域的空白。


2009年2月6日,“中国中铁1号”在天津地铁3号线营口道站成功始发,成功进行了1009.8米长度的工业性试验,顺利穿越张学良故居、瓷房子、范竹斋旧居、天津电报总局、渤海大楼等历史风貌建筑,圆满完成了天津地铁掘进任务。2017年6月,“中国中铁1号”刀盘、输送机、主控室、电气系统等9个重点关键部位进行改造和升级换代,于当年12月投入郑州地铁项目。2019年,又投入了武汉的隧道建设中。从诞生至今,“中国中铁1号已参与五条地铁线的建设,累计在地下掘进距离超过10.6千米,显示了中国盾构的强大实力。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中铁777、778号”两台直径为9.86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应用于大巴黎地铁16号线2标段项目。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蒙华号”成功应用于浩吉铁路白城隧道。“采用大断面马蹄形的土压平衡盾构方法首次应用于黄土隧道”荣获“国际隧道协会2018年度技术创新项目奖”。该奖是国际隧道界最高奖,被称为隧道界的“奥斯卡”。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全球最大直径(15.08米)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高加索号”应用于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K公路隧道建设。针对该项目长距离、大埋深带来的施工难题,中铁装备采用主动铰接系统,双向旋转刀盘、双速减速机系统,箱涵同步拼装等针对性设计,能够实现主机姿态的精确调整,具备大埋深设备强脱困能力,使设备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具有高效掘进能力。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滇中引水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利工程,是解决滇中地区严重缺水问题的特大型调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位于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Ⅰ段的首部,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线最具代表性的深埋长隧洞、重点难点和控制性工程。中铁装备为该项目研制两台敞开式硬岩掘进机——“云岭号”“弘毅号”。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中铁装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研制的盾构/TBM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应用于澳大利亚Snowy Hydro 2.0(雪山2.0水电站)项目建设的11.09米硬岩TBM(“中铁783号”),是我国出口的最大直径硬岩TBM。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作为中国掘进机产业的佼佼者,中铁装备率先进入矿山隧道建设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解决矿山隧道施工难题,成功研制了一批性能卓越、针对性强的矿用隧道掘进机,为我国矿山隧道建设提供了安全、优质、高效的综合解决方案。中铁装备为贵州省煤矿工程量身打造了“贵能一号”“贵能二号”煤矿巷道TBM。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中铁装备研制的小转弯硬岩掘进机应用于太钢集团代县尾矿输送平硐工程。针对该工程复杂性,中铁装备设计团队通过采取增加适用于大下坡、多工况的供排水系统、优化小洞径硬岩掘进机连续掘进协同高效储备式出渣技术、增加不良地质处理支护系统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设备的适应性,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中铁装备研制的小转弯硬岩掘进机应用于太钢集团代县尾矿输送平硐工程。针对该工程复杂性,中铁装备设计团队通过采取增加适用于大下坡、多工况的供排水系统、优化小洞径硬岩掘进机连续掘进协同高效储备式出渣技术、增加不良地质处理支护系统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设备的适应性,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3月22日,由中铁装备联合郑州市政工程总公司制造的“推盾机”在河南省郑州龙湖区域高压输电线路迁改工程电缆900米隧道顺利贯通。这是“推盾工法”在华中地区的首次应用,实现了新工法、新领域的突破。

这条隧道是郑州市内少有的超长距离电力隧道项目,施工面临超长距离、超大管径、埋深大、地质为流沙层等诸多不利条件,传统工法无法完全满足施工要求。为攻克项目难题,中铁装备提出“顶管+盾构”的设想,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全新的隧道机械法建造装备——推盾机。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中铁装备在郑州基地采用组合式顶推工法,建成了全国首个装配式地下停车场示范项目,验证了大型断面地下工程机械化分部施工的可能,可为综合管廊、地铁车站、“海绵城市”等地下空间项目提供无需“开膛破肚”的实践新方案,并为产业化推广搭建了良好平台。


【单项冠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从第一台到全覆盖,全方位当好中国隧道掘进机第一品牌


中铁装备持续深耕异形盾构研发,不断抢占世界技术制高点。2019年1月,由中铁装备牵头申报的“异形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年9月中铁装备矩形盾构机成功入选“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中铁装备设计制造的矩形盾构,广泛应用于城市过街隧道、综合管廊、地下停车场等领域,不仅促进了地下空间开发新工法与新设备的协同创新,更引领了地下空间开发领域技术进步,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215
    2025 - 10 - 10
    9月28日由中铁宝桥参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大桥将成为连通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枢纽。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横:山区跨径最长1420米:主桥为跨径1420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比现世界跨径最长的云南金安金沙江大桥长34米。竖:高度世界最高625米:桥面距水面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比现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高出60米,几乎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等高。公司主要负责大桥钢桁梁、桥面系制作加工、拼装、安装任务,共计93个安装节段,总重约22000吨,相当于3座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重量。自项目启动以来,公司综合考虑了大桥设计思路、生产建设标准、自然环境条件、杆件加工特点等各种因素,最终决定采取‘一桥三地’制造模式,主桁在重庆、自贡加工,横桁架以及附属在贵阳、自贡加工,最大限度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工艺方案,从原来的“3+1”拼装变为四节段连续拼装,使每轮生产时间由开始的12天减少到9天,吊装作业坚持以每天2段的速度均衡推进,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了全桥吊装任务。智能管控 高效协同通过使用智能制造信息库,实现对原材料库存实时状况、采购计划和生产需求的精准把控,以及各个环节的紧密协同,极大地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为大桥的顺利建造筑牢了坚实基础 。智能下料 质量保证采用了由预处理生产线、数控切割机、智能套料软件、BIM及信息系统以及网络共同构成的板材智能下料系统,实现了板材从原材料到成品部件的自动化生产流程,生产出的高质量部件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加工和配装环节,有力保障了整个桥梁制造过程的品质 。虚拟预拼 精度飞跃在钢桁梁的制造过程中,创新性地采用了钢桁...
  • 点击次数: 81
    2025 - 09 - 27
    9月26日,由中铁装备与中铁隧道局联合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启明号”(中铁1399号)在郑州成功下线。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超大直径竖井装备领域实现技术新突破,还意味着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接收井施工将迎来“智能利器”,为工程高效推进、安全建设注入全新动能。作为当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竖井掘进装备,“启明号”整机具备超大断面、超深水下开挖能力,开挖直径达24米,最大开挖深度达150米。设备创新采用双臂结构,集成开挖、出渣、导向等功能于一体,搭载了姿态调整、沉降控制等多项创新技术,具备地质适应性强、导向姿态控制精度高、地层感知识别准等特性。依托这些先进技术,“启明号”能在软土、卵石、软岩、硬岩频变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有人值守、无人操作”高效掘进,显著提升了竖井施工的自动化水平,更成功破解了竖井掘进机水下作业“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准、控不住”的技术难题,有效消除了人员在竖井开挖高危作业环境下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竖井施工的效率、质量与安全性。传统盾构始发接收井,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人工配合机械开挖,随挖进行支撑,开挖后进行结构施工,存在工期长、投资高、安全风险大、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等诸多问题。相较于传统竖井施工,“启明号”通过机械自主开挖,同步装配结构,实现深井作业“井下无人化,井上少人化”,大幅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降低施工风险,为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竖井施工提供有力支撑。此次 “启明号” 竖井掘进机顺利下线,标志着我国高端隧道装备取得又一重大成果。该设备不仅将极大提升盾构工作井、通风井的施工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更将为我国重大隧道工程施工注入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 点击次数: 183
    2025 - 09 - 10
    9月9日,中铁山桥和中铁宝桥参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这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过江通道正式投入使用。今后,从常州到泰州通行时间,由1小时20分钟缩短为现在的20分钟左右。两项世界第一和四项世界首创常泰长江大桥由一座跨主航道的主跨1208米钢桁梁斜拉桥、两座跨专用航道的主跨388米钢桁梁拱桥和一座3×124米的非通航孔钢桁梁桥组成。两项世界第一:创下了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拱桥的世界纪录。四项世界首创:实现了减冲刷减自重台阶型沉井基础、“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四项世界首创设计。中铁山桥负责大桥(跨江段)主体工程钢桁梁、钢塔制造项目最大标段CT-A6标段,包含主航道桥常州侧Z0-Z86共计44个整体节段,录安洲专用航道桥、录安洲非通航孔桥的钢桁梁、附属钢构件及主塔防撞设施;中铁宝桥负责主航道桥南北钢塔、主航道桥跨中以北钢桁梁(含合龙段)、天星洲专用航道桥钢桁梁及附属结构。合计用钢量约27.2万吨。“五线一系统”引领钢桥制造新模式常泰长江大桥承载着巨大荷载与跨度,其下层桥面采用宽幅非对称结构,以此实现公铁同层功能。鉴于大桥跨度大、荷载能力要求高,主航道桥的上、下层桥面均采用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这种桥面板的制造精度要求极高,每一个细节都需精益求精,才能确保桥梁稳固与安全。为保障大桥建设质量与效率,公司构建了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组焊生产线、钢桁梁杆件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总拼生产线、智能涂装生产线、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的“五线一系统”钢桥制造新模式,全面提升了钢桁梁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桥梁制造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钢桁梁制造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技术突破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在制造过程中,项目团...
  • 点击次数: 179
    2025 - 08 - 29
    近日,由中铁装备联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水电八局共同研制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江汉领航号”,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始发。该设备专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1标输水隧洞量身定制,独头掘进距离创国内超大直径TBM之最。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工程输水总干线采用有压单洞自流输水,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具有大埋深、长线路、大洞径等技术特点和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岩石强度以及断层多等地质难点。本次始发掘进的“江汉领航号”TBM,开挖直径11.93米,整机长约180米,总重约3000吨,采用洞内组装,顺坡掘进,逆坡排水,掘进总长度约18.35公里,为全线掘进距离最长输水隧洞。截至目前,中铁装备为引江补汉工程提供的6台TBM,其中4台已成功始发,掘进总里程突破5000米大关。“江汉先锋号”是引江补汉工程下线的首台硬岩掘进机,也是目前国内引水隧洞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开挖直径12.23米,整机长度约160米,重约2800吨。设备集成了综合地质预报系统、刀具磨损及状态监测系统、护盾卡机预警及评估系统、盾体润滑系统等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沿线复杂地质难题。同时,创新性地搭载了同步推拼技术。“江汉开拓号”开挖直径12.23米,同为国内目前水利工程应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也是引江补汉工程穿越最大断面、最长软岩变形段硬岩掘进机。该设备设计最小转弯半径800米,适应最大坡度±10%,可以完成隧洞开挖、出渣、支护、导向、材料运输等全套作业。设备采用盾体偏心、刀盘扩挖、双速减速机及盾体减磨设计,增加护盾卡机预警和评估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潜在施工风险。同时,研发应用了测量免搬站功能以及智能辅助掘进、数字钻机、超前探测系统等多项智能化技术,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服务。“江汉平安号”作为目前国内引水隧道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
  • 点击次数: 346
    2025 - 07 - 25
    7月24日,由中铁工业、四川水发集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主办,中铁城投、中铁六院协办,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中铁智能装备承办的中国中铁携手四川省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首台盾构机下线活动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董里,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许兴国,中国中铁党委委员、副总裁马江黔,成都市新津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胡建平,中铁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威,四川水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向仕春,中铁六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光建,以及来自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央驻川企业、属地企业及中国中铁相关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此次仪式的成功举行。董里在致辞中指出,“川山甲1号”盾构机的下线是四川水利事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四川水发集团与中铁工业携手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功将央企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盾构机等国之重器的研发制造。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化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联合科研院所攻克极端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难题,打造全国领先的川造高端装备品牌,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马江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铁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把加强与成都的合作作为长期坚定的企业战略,双方深入合作历久弥新,共同见证了成都从区域交通枢纽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华丽蝶变。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国中铁在成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了从“布局”到“产出”的关键跨越,助力成都加快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能力。中国中铁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装备、品牌等优势,不断为现代化新成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服务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以实际行动参与成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能级提升,...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899

传真:010-83777728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