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工业两会即将召开,看看代表都关心啥?

日期: 2019-02-28
浏览次数: 552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在这个山河万顷、春光无限的时节,我们即将迎来中铁工业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19年工作会的胜利召开。

这是中铁工业历史上的首次职代会,100多位职工代表从四面八方、从各行各业齐聚北京,共商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大事,共同为企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春天是温暖的、温柔的;春天又是庄严的、庄重的。这两天,参加工业两会的代表们已经陆陆续续来到北京报到。我们抢先采访了几位代表,来看看他们的关切点在哪里?有什么话要对中铁工业说?



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工业两会即将召开,看看代表都关心啥?

王中美

中共十九大代表、工会十七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Q:此次职代会关注什么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

A:我比较关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希望公司加大对产业工人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如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室、小改小革等创新活动的平台建设,积极搭建与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等人才同样的展示舞台,实现自我价值。

近年来,能够满足各岗位要求的多层次、高素质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也是人才素质自我提高、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


Q:对新一年工作有什么展望?对中铁工业有什么祝福的话?

A:希望中铁工业在新的一年里有更新更大的作为,成为“中国制造”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工业两会即将召开,看看代表都关心啥?

尹卫

中铁科工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Q:此次职代会关注什么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

A:我比较关注工业如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产研融合的问题。今年川藏铁路的建设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川藏线复杂地质、山地灾害、高原缺氧以及生态环保建设难题,需要工业作为装备供应商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促进我们的技术进步,为施工方提供产品。此外,我们三种制式的轨道交通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品性能,尽快推进项目落地。


Q:对新一年工作有什么展望?对中铁工业有什么祝福的话?

A:中铁工业作为大国重器的制造商,重任在肩,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一定会为中铁工业创造一个辉煌的明天。


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工业两会即将召开,看看代表都关心啥?

曲岩

中央企业青联副主席、中国钢桥走出去代表人物


Q:此次职代会关注什么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

A:我比较关注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青年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因为青年人才是企业竞争发展的生力军,青年人才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Q:对新一年工作有什么展望?对中铁工业有什么祝福的话?

A:希望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青工,也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优化工艺为企业的降能增效发贡献力量。最后祝愿中铁工业在新的一年里抓住市场机遇,蓬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工业两会即将召开,看看代表都关心啥?

王杜娟

全国人大代表、央企楷模、中铁装备总工程师


Q:此次职代会关注什么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

A:主要关注研发经费问题,由于计入管理费用率考核指标,研发经费投入被限制。希望中铁工业向中国中铁申请政策,不限制工业系统的研发投入金额。因为创新是中铁工业的生命,不断创新、保持领先的最有效措施正是加大研发投入,因此应鼓励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Q:对新一年工作有什么展望?对中铁工业有什么祝福的话?

A:新的一年将在新产品研发上尤其是专用设备上下大功夫,为重大项目比如川藏铁路做好产品储备。祝愿中铁工业新的一年勇攀高峰、越来越好!


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工业两会即将召开,看看代表都关心啥?

张莉

全国劳模、道岔研发设计专家


Q:此次职代会关注什么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

A:我比较关注对海外道岔的战略布局、研发投入以及营销方向,这将会为中铁工业海外道岔发展指明方向。因为随着海外市场经营指标增长,国内道岔标准化、简统化趋势与“一带一路”发展,海外道岔产品研发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研发方向。


Q:对新一年工作有什么展望?对中铁工业有什么祝福的话?

A:新的一年,希望中铁工业能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固定型领域高锰钢辙叉、合金钢辙叉的性能指标,简化结构设计、持续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在海外道岔研发中加强合作,以标准化、简约化原则设计制造出优良产品,赢得良好口碑。祝愿中铁工业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全面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中铁工业!


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工业两会即将召开,看看代表都关心啥?

刘乃生

中铁磁浮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Q:此次职代会关注什么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

A:此次职代会主要关注中铁工业在新型轨道交通和科技研发两方面的战略安排、总体布局和重点推进目标。因为发展磁浮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支持中低速磁浮车辆关键技术与零部件研究;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磁浮列车极具发展潜力;符合中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中铁磁浮已获高企认证,将在科研项目、高端人才、试验装备、测试线路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力提速,离不开中铁工业的统筹、指导和帮扶。


Q:对新一年工作有什么展望?对中铁工业有什么祝福的话?

A:新一年里,中铁磁浮一定会在研制出中速磁浮样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步骤,掌握核心技术、推进自主研发,实施中速磁浮列车的工程化转化。祝愿中铁工业这颗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再创辉煌!也祝福中铁磁浮这颗幼苗茁壮成长,根基牢、长得快,为中铁工业早做贡献、多做贡献!


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工业两会即将召开,看看代表都关心啥?

龚廷民

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特种掘进机分院副院长,研发工程师


Q:此次职代会关注什么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

A:我重点关注中铁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总结的经验和下一步指导性的意见。作为中铁工业的一名员工,自觉向顶层设计看齐是一种本能,统一思想、建立大局意识是一种责任。作为中铁工业的一名技术研发人员,在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难免遇到一些困惑,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能够与公司总部和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们交流学习,为自己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Q:对新一年工作有什么展望?对中铁工业有什么祝福的话?

A:新一年里,我将以中铁工业两会精神为行动指南,找准方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自我学习和修炼,重点在思想水平、创新能力、设计质量、执行力、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和突破。祝愿中铁工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早日成为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典范,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领跑者,成为建设引领全球基础设施发展的综合型企业。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14
    2025 - 06 - 30
    6月30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先行号”(中铁1298号)正式始发,标志着国内排涝规模最大、洞径最大、埋深最大的隧洞排水系统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北段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工程概况城西南排工程是浙江省杭州市为提升城西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还是特大型城市深隧排涝工程在国内的首次实践。该工程主要包括南北线和西线两部分,采用“Y”型布局,总长29公里的隧洞系统将城西洪水以300立方米/秒的排涝能力直排钱塘江,受益面积约213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近百万。设备详情基本参数:直径12.10米,整机全长90米,重2500吨。掘进任务:负责城西南排工程(南北线)工程北段5080米的隧道掘进,有7处平面转弯,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最大埋深约53米,最大坡度为50‰。技术难点与应对:需穿越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等,还将下穿居民区和地铁等重要城市通道。中铁装备设计团队针对长距离大断面泥岩地层掘进结泥饼、大埋深地层喷涌等问题,对刀盘结构强度及刀具布置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项目建成后,杭州城西防洪标准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城西南排工程不仅是防洪排涝重要保障,还将成为活水绕城、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 点击次数: 10
    2025 - 06 - 10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中铁装备研发的专利《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荣获‌中国专利奖最高奖项——金奖。截至目前,中铁工业拥有中国专利金奖3项。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针对矩形特大断面(开挖面积>100㎡)掘进机施工面临的矩形断面开挖成型难、大跨微拱支护定型难、土仓出渣掘进控型难三大世界性难题,发明了多刀盘复合开挖系统、抗剪式分块盾体系统、多螺机协同出渣及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设计出一种可用于特大断面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开创了三车道矩形隧道及大跨度地下空间机械法施工新工法,并广泛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地铁车站、下穿高速及高铁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大型钢结构集成等领域。该专利成果转化的首台套产品为世界最大矩形顶管机“南湖号”,开挖断面14.82×9.446m,开挖面积达123㎡,具备最大推力14400t,装机功率2300kw,成功应用于嘉兴市下穿南湖大道工程,实现了大跨度矩形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掘进一次机械化施工成型,改善了劳动工作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该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世界首个矩形顶管施工地铁站项目、世界首台复合地层矩形隧道施工项目等重大工程。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中铁山桥“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具备接头力学性能优良、耐候性良好、焊接效率较高等优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耐候钢桥梁领域的焊接技术空白,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桥梁建造领域重大技术突破,保障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健康与安全,对中国桥梁制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生的经济效益总计约40亿元。该专利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盘江特大桥、官厅水库公路特大桥、洪塘大桥、黑河大桥、美国阿拉斯加铁路桥等桥...
  • 点击次数: 13
    2025 - 05 - 28
    5月26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国内首台7米级超大直径反井钻机“中铁1361号”在浙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启用。这一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升项目排风竖井施工效率,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排风竖井直径7米、深319.73米,采用大直径反井钻机一次反提成型,填补了国内空白。该设备最大设计开挖直径可达8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等优势。与传统竖井钻爆扩挖施工方法相比,大直径反井钻机一次反提成型技术舍弃了爆破作业,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和振动影响;减少了施工人员投入,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竖井施工效率。中铁装备作为国内掘进机行业领军企业,致力于创新竖井施工新模式。自2011年启动竖井装备研究以来,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为抽水蓄能电站、水利工程、矿山开发、交通基建等领域的深大竖井建设提供了成套智能装备与创新施工方案。 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2021年,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中铁599号”,应用于浙江宁海抽蓄电站竖井工程。该设备实现垂直向下90度掘进,融合了传统竖井施工技术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理念,首次实现动力下沉和井下无人掘进施工。 竖井扩孔掘进机2024年,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逐梦号”(中铁1430号),应用于温州永嘉抽蓄电站竖井工程。该设备采用“定向钻+反井钻+扩孔掘进机扩井”的创新工法,掘进总里程达1334米,创造了竖井掘进机日进尺16.8米的世界纪录。 大直径沉井掘进机2025年,研制的超大直径沉井掘进机“中铁1364号”开挖直径15.2米,应用于浙江杭州江南水厂盾构接收井工程,采用“自由断面开挖+泥水循环排渣”工法,实现上软下硬富水卵石地层竖井工程机械化施工。
  • 点击次数: 66
    2025 - 04 - 16
    4月16日,伴随着刀盘缓缓转动,中铁装备研制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帕蒂加朗号”在郑州国家TBM产业化中心顺利下线。该设备将应用于澳大利亚西部港湾项目建设,开挖直径达15.7米,再度刷新中国出口海外盾构机开挖直径新纪录。项目概况澳大利亚西部港湾项目位于悉尼市,其隧道设计为双洞双向公路隧道,是西区海底隧道和海滩连接线项目(WHTBL)的三大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该隧道最大埋深位于海平面下52米,最小转弯半径为960米,整体呈“S”型蜿蜒前行,穿越地层复杂多样,涵盖砂岩、粉砂、粉砂与粉质黏土层,单轴抗压强度最高可达30兆帕,局部甚至高达80兆帕。设备介绍针对项目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客户需求,中铁装备精心打造了“帕蒂加朗号”盾构机,该设备整机长度约113米(不含尾部拖动平台),集成多项智能化技术。1.搭载了刀盘刀具检测与泥饼处理机器人、盾构刀具更换机器人等。盾构刀具更换机器人可实现盾构机无人化高精度自动换刀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换刀提高5-8倍,同时可有效规避传统人工换刀中的高危作业风险。2.配置了滚刀在线实时磨损监测、注浆率检测装置等检测系统,可有效解决复杂地层中的掘进和沉降控制难题,提升了整体施工效率及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该设备的刀盘涂装设计融入了澳洲原住民的图腾文化,以“帕蒂加朗”为核心符号。“帕蒂加朗”是18世纪澳洲女性原住民,其在对外沟通交流,传播澳洲原住民文化上作出了突出贡献。设计团队将澳洲原住民图腾文化融入到了盾构机刀盘涂鸦设计中,实现了“硬科技 + 软文化”的结合,成为中澳文化交流的一个生动范例。据悉,澳大利亚西部港湾隧道(Western Harbour Tunnel)预计于2028年通车,通车后将大幅缩短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帕蒂加朗号”盾构机,是中铁工业自2020年澳大利亚Snowy Hydro 2.0项目后,再次为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中国方案”。近年来,中铁工业在“走...
  • 点击次数: 103
    2025 - 03 - 18
    3月17日,从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现场传来喜讯,由中铁装备与中铁隧道局联合打造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中铁1398号)”,成功掘进突破5000米大关,距离江心仅剩660米,标志着隧道建设正式迈入全面高速智能掘进新阶段。作为沪渝蓉高铁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千米)、盾构直径最大(15.4米)、过江设计时速最高(350公里/小时)、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高铁隧道工程。隧道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长13.2千米,由“领航号”盾构机(总长约148米,总重约4000吨)承担主要掘进任务。面对生态环境敏感、地层复杂多变等施工难题,“领航号”盾构机凭借中铁装备为其量身打造的智能化成套技术,取得单月掘进纪录高达718米,平均月掘进达到600米的优异成绩。这套盾构机智能化成套技术集成五大核心子系统快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核心一:ATO盾构自主掘进系统融合自动控制技术与动态决策优化技术,成功实现盾构机自主掘进与精准自动纠偏,以及泥水环流系统的全自动化运行。在确保掘进安全可靠的同时,开创了“有人监护,无人操作”的掘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施工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引领盾构施工技术迈向新高度。核心二:管片自动吊运系统集管片智能识别、吊具防摇控制、人员安全预警等前沿技术于一体,实现了从管片精准识别抓取,再到全自动化运输的一站式智能管理。该系统不仅极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将作业效率推向新的水平。施工效率提升了20%以上,实现累计完成10500块零误差作业,以世界领先水平诠释“科技解放生产力”。核心三:管片自动输送系统专为提升管片运输工序效率与安全而生,助力盾构智慧施工加速前行,实现管片转运全自动化升级。该系统深度融合智能管片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安全监测技术等,全面推动管片输送作业向更安全、更自动化的新境界迈进,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新步...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899

传真:010-83777728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