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大国重器 智造未来丨中铁工业召开2023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

日期: 2023-02-20
浏览次数: 1081

2月17日,中铁工业在京召开2023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企业负责人会及中国中铁2023年系列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团结带领全公司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担当作为、锚定目标、笃行实干,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中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大国重器 智造未来丨中铁工业召开2023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主持党委、董事会工作)张威在会上作讲话,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卓普周作行政工作报告。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陈立峰、谭顺辉、王建喜、宁辉东、谢喜安、石庆鹏、王杜娟及高管出席会议。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飞主持会议。


张威作了题为《稳中求进提质效 奋楫笃行促改革 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中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讲话,对2022年党委和董事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对2023年企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明确了做好2023年工作总的要求,确立了“三增两控五提升”的发展目标。

张威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中铁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中铁工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有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党委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严格落实证券、国资双重监管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迎难而上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推动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和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张威指出,2023年工作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中铁年度系列会议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十四五”发展战略不动摇,立足制造业、服务建筑业,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锚定一个目标,构建“三峰”党建,完善三个机制,优化四大体系,推进五项工程,全面推动中铁工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公司总体工作基调是:坚持“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求强、稳中向优”。

张威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任务,涉及内容广、覆盖面全、实现难度大,需要公司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压实责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2023年要坚持“13345”年度工作思路,要锚定一个目标,勇担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使命;构建“三峰”党建,发挥政治引领保障新作用;完善三个机制,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新效能;优化四大体系,增强企业发展引擎新动能;推进五项工程,加快企业提档升级新步伐,同时,要积极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公司上下要时刻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发扬“开路先锋”的冲劲、闯劲和拼劲,稳中求进提质效,团结奋斗促改革,全面加快推动中铁工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三型三商”高新工业企业而不懈奋斗!


卓普周作了题为《坚定信心  埋头苦干 全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卓普周从经济指标稳定增长、经营质量有效提升、安质生产平稳有序、管理提升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等五个方面总结了2022年工作取得的成绩,从着力改革攻坚,有效提升治理效能;着力经营统筹,有效提升竞争格局;着力大商务管理,有效提升效益水平;着力创新管理,有效增强发展动能;着力运营管理,有效提升精益水平;着力党建协同,有效凝聚奋斗合力等六个方面总结了2022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宝贵经验,分析了形势、提出了策略、明确了目标。

卓普周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综合考虑以上及中国中铁和公司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三增两控五提升”的年度工作目标,奋斗目标重在稳增长、增效益、深改革、强管理、促创新、防风险。

卓普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所在,并就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强化战略引领,深化改革创新,有效提升发展动能;二是建强经营能力,加大经营管理,有效提升规模质量;三是优化创新体系,加强研发管理,系统提升科研实力;四是强化过程管理,严控安全质量,打造履约管理新水平;五是强化提质增效,加强系统联动,持续提升经济效益;六是强化预算管理,着力资金管控,严控经济运行风险;七是强化整体规划、做实过程管控,稳妥推进数智升级;八是深化体系能力,加强履约管理,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九是加强投资管理,严格合规控制,持续补强短板弱项;十是强化队伍建设,激发人员活力,增强人力资源效能。

卓普周强调,新的一年,机遇难得、重任在肩,身处新时代,唯有有意义的拼搏和内在的充盈才能不负时代韶华,尽管形势多变,但敢于担当,才显英雄本色,让我们团结起来,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与时间赛跑、与挑战搏斗,不破楼兰誓不还,用汗水和智慧全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公司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司副总经理石庆鹏向大会作了《一届四次职代会提案处理和一届五次职代会提案征集情况报告》。


公司集体合同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飞向大会作了《<2022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和<2023年集体合同>(草案)起草情况报告》。


公司职代会民主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立峰宣读了《中铁工业一届五次职代会民主评议、测评和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大会听取审议了公司领导班子及领导人员述职述廉,进行了民主评议;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了测评;对职工监事履职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大会表决通过了《一届四次职代会提案处理和一届五次职代会提案征集情况报告》《<2022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和<2023年集体合同>(草案)起草情况报告》《2023年集体合同》(草案)《一届四次职代会闭会期间通过事项决议》和大会决议(草案);组织了大会提案交流。


卓普周、杨飞代表公司方和职工方签订了《中铁工业2023年集体合同》。


张威、卓普周与各单位党委书记、总经理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和《安全质量环保责任书》。


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谭顺辉宣读了大会决议。


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建喜宣读了《中铁工业关于奖励2022年度获得公司及以上优秀科技成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宁辉东宣读了《关于表彰2022年度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的决定》。


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谢喜安宣读了《关于表彰中铁工业2022年度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宣读了《关于表彰中铁工业2022年度先进女职工集体、先进女职工和先进女职工组织、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的决定》。


会议期间,对获奖集体代表和个人进行表彰颁奖,举办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中铁工业2022年各业务领域成就展、企业文化建设文创成果展”,播放了2022年工作回顾专题片以及2022年先进典型专题片。


大会号召,公司全体职工要立即行动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稳中求进提质效,团结奋进促改革,全面加快推动中铁工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三型三商”高新工业企业而不懈奋斗。


在嘹亮的《中国中铁司歌》声中,中铁工业2023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公司机关部门副职以上人员及二级机构、外派机构领导干部,公司所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一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等共计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11
    2025 - 06 - 30
    6月30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先行号”(中铁1298号)正式始发,标志着国内排涝规模最大、洞径最大、埋深最大的隧洞排水系统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北段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工程概况城西南排工程是浙江省杭州市为提升城西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还是特大型城市深隧排涝工程在国内的首次实践。该工程主要包括南北线和西线两部分,采用“Y”型布局,总长29公里的隧洞系统将城西洪水以300立方米/秒的排涝能力直排钱塘江,受益面积约213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近百万。设备详情基本参数:直径12.10米,整机全长90米,重2500吨。掘进任务:负责城西南排工程(南北线)工程北段5080米的隧道掘进,有7处平面转弯,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最大埋深约53米,最大坡度为50‰。技术难点与应对:需穿越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等,还将下穿居民区和地铁等重要城市通道。中铁装备设计团队针对长距离大断面泥岩地层掘进结泥饼、大埋深地层喷涌等问题,对刀盘结构强度及刀具布置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项目建成后,杭州城西防洪标准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城西南排工程不仅是防洪排涝重要保障,还将成为活水绕城、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 点击次数: 6
    2025 - 06 - 10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中铁装备研发的专利《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荣获‌中国专利奖最高奖项——金奖。截至目前,中铁工业拥有中国专利金奖3项。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针对矩形特大断面(开挖面积>100㎡)掘进机施工面临的矩形断面开挖成型难、大跨微拱支护定型难、土仓出渣掘进控型难三大世界性难题,发明了多刀盘复合开挖系统、抗剪式分块盾体系统、多螺机协同出渣及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设计出一种可用于特大断面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开创了三车道矩形隧道及大跨度地下空间机械法施工新工法,并广泛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地铁车站、下穿高速及高铁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大型钢结构集成等领域。该专利成果转化的首台套产品为世界最大矩形顶管机“南湖号”,开挖断面14.82×9.446m,开挖面积达123㎡,具备最大推力14400t,装机功率2300kw,成功应用于嘉兴市下穿南湖大道工程,实现了大跨度矩形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掘进一次机械化施工成型,改善了劳动工作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该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世界首个矩形顶管施工地铁站项目、世界首台复合地层矩形隧道施工项目等重大工程。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中铁山桥“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具备接头力学性能优良、耐候性良好、焊接效率较高等优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耐候钢桥梁领域的焊接技术空白,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桥梁建造领域重大技术突破,保障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健康与安全,对中国桥梁制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生的经济效益总计约40亿元。该专利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盘江特大桥、官厅水库公路特大桥、洪塘大桥、黑河大桥、美国阿拉斯加铁路桥等桥...
  • 点击次数: 10
    2025 - 05 - 28
    5月26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国内首台7米级超大直径反井钻机“中铁1361号”在浙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启用。这一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升项目排风竖井施工效率,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排风竖井直径7米、深319.73米,采用大直径反井钻机一次反提成型,填补了国内空白。该设备最大设计开挖直径可达8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等优势。与传统竖井钻爆扩挖施工方法相比,大直径反井钻机一次反提成型技术舍弃了爆破作业,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和振动影响;减少了施工人员投入,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竖井施工效率。中铁装备作为国内掘进机行业领军企业,致力于创新竖井施工新模式。自2011年启动竖井装备研究以来,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为抽水蓄能电站、水利工程、矿山开发、交通基建等领域的深大竖井建设提供了成套智能装备与创新施工方案。 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2021年,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中铁599号”,应用于浙江宁海抽蓄电站竖井工程。该设备实现垂直向下90度掘进,融合了传统竖井施工技术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理念,首次实现动力下沉和井下无人掘进施工。 竖井扩孔掘进机2024年,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逐梦号”(中铁1430号),应用于温州永嘉抽蓄电站竖井工程。该设备采用“定向钻+反井钻+扩孔掘进机扩井”的创新工法,掘进总里程达1334米,创造了竖井掘进机日进尺16.8米的世界纪录。 大直径沉井掘进机2025年,研制的超大直径沉井掘进机“中铁1364号”开挖直径15.2米,应用于浙江杭州江南水厂盾构接收井工程,采用“自由断面开挖+泥水循环排渣”工法,实现上软下硬富水卵石地层竖井工程机械化施工。
  • 点击次数: 66
    2025 - 04 - 16
    4月16日,伴随着刀盘缓缓转动,中铁装备研制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帕蒂加朗号”在郑州国家TBM产业化中心顺利下线。该设备将应用于澳大利亚西部港湾项目建设,开挖直径达15.7米,再度刷新中国出口海外盾构机开挖直径新纪录。项目概况澳大利亚西部港湾项目位于悉尼市,其隧道设计为双洞双向公路隧道,是西区海底隧道和海滩连接线项目(WHTBL)的三大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该隧道最大埋深位于海平面下52米,最小转弯半径为960米,整体呈“S”型蜿蜒前行,穿越地层复杂多样,涵盖砂岩、粉砂、粉砂与粉质黏土层,单轴抗压强度最高可达30兆帕,局部甚至高达80兆帕。设备介绍针对项目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客户需求,中铁装备精心打造了“帕蒂加朗号”盾构机,该设备整机长度约113米(不含尾部拖动平台),集成多项智能化技术。1.搭载了刀盘刀具检测与泥饼处理机器人、盾构刀具更换机器人等。盾构刀具更换机器人可实现盾构机无人化高精度自动换刀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换刀提高5-8倍,同时可有效规避传统人工换刀中的高危作业风险。2.配置了滚刀在线实时磨损监测、注浆率检测装置等检测系统,可有效解决复杂地层中的掘进和沉降控制难题,提升了整体施工效率及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该设备的刀盘涂装设计融入了澳洲原住民的图腾文化,以“帕蒂加朗”为核心符号。“帕蒂加朗”是18世纪澳洲女性原住民,其在对外沟通交流,传播澳洲原住民文化上作出了突出贡献。设计团队将澳洲原住民图腾文化融入到了盾构机刀盘涂鸦设计中,实现了“硬科技 + 软文化”的结合,成为中澳文化交流的一个生动范例。据悉,澳大利亚西部港湾隧道(Western Harbour Tunnel)预计于2028年通车,通车后将大幅缩短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帕蒂加朗号”盾构机,是中铁工业自2020年澳大利亚Snowy Hydro 2.0项目后,再次为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中国方案”。近年来,中铁工业在“走...
  • 点击次数: 103
    2025 - 03 - 18
    3月17日,从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现场传来喜讯,由中铁装备与中铁隧道局联合打造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中铁1398号)”,成功掘进突破5000米大关,距离江心仅剩660米,标志着隧道建设正式迈入全面高速智能掘进新阶段。作为沪渝蓉高铁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千米)、盾构直径最大(15.4米)、过江设计时速最高(350公里/小时)、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高铁隧道工程。隧道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长13.2千米,由“领航号”盾构机(总长约148米,总重约4000吨)承担主要掘进任务。面对生态环境敏感、地层复杂多变等施工难题,“领航号”盾构机凭借中铁装备为其量身打造的智能化成套技术,取得单月掘进纪录高达718米,平均月掘进达到600米的优异成绩。这套盾构机智能化成套技术集成五大核心子系统快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核心一:ATO盾构自主掘进系统融合自动控制技术与动态决策优化技术,成功实现盾构机自主掘进与精准自动纠偏,以及泥水环流系统的全自动化运行。在确保掘进安全可靠的同时,开创了“有人监护,无人操作”的掘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施工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引领盾构施工技术迈向新高度。核心二:管片自动吊运系统集管片智能识别、吊具防摇控制、人员安全预警等前沿技术于一体,实现了从管片精准识别抓取,再到全自动化运输的一站式智能管理。该系统不仅极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将作业效率推向新的水平。施工效率提升了20%以上,实现累计完成10500块零误差作业,以世界领先水平诠释“科技解放生产力”。核心三:管片自动输送系统专为提升管片运输工序效率与安全而生,助力盾构智慧施工加速前行,实现管片转运全自动化升级。该系统深度融合智能管片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安全监测技术等,全面推动管片输送作业向更安全、更自动化的新境界迈进,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新步...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899

传真:010-83777728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