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日期: 2019-06-19
浏览次数: 537

6月18日上午,在国内TBM工程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等100余人的共同见证下,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高压水力耦合破岩TBM(龙岩号)产品发布会在中铁装备郑州基地举行。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薛松贵、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会长肖凤桐、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英锋、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秘书长贾金生、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秘书长赵旸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分会秘书长宋振华、中铁工业总经理李建斌、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吴剑、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张金良、中铁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谭顺辉等出席发布会。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发布会现场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中铁工业总经理李建斌致辞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此次发布的“龙岩号”TBM直径3.8米,整机长约300米,是中铁装备与黄河设计院践行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产融合作方式、发挥双方优势在隧道工程领域创新合作的重大成果,将用于福建省龙岩市万安溪引水工程。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据了解,这是世界首台高压水力耦合破岩TBM,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超小直径凯式TBM。“龙岩号”所搭载的首项高压水力耦合技术是对TBM传统破岩理念革命性的创新,真正实现了掘进机的代际更迭,不仅大大提升了TBM在极硬岩条件下的掘进效率,同时还将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水流如何破岩?


高压水射流破岩机理主要是水楔破岩理论。当射流冲击无裂隙岩壁时,在岩体内除产生压应力外,在冲击接触区边界周围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岩石的抗拉强度时,岩壁便被拉开形成裂隙。当岩壁初步形成裂隙后,在射流冲击力的作用下,水浸入裂隙空间,使裂隙尖端产生拉应力集中区,使裂隙扩展,致使岩石破碎。这种作用,与在岩石内楔入一个钢锲子相似,使岩石劈开破碎,因此称为水楔作用。水楔作用是连续进行的,射流距岩体愈近,水压愈大,水楔作用愈大。当射流冲击裂隙岩层时,水楔作用更明显。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第四代半、第五代掘进机


在战斗机领域,国际上以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的典型产品作为“标杆”,确定分代的标准。往往新一代战斗机的主要技术水平和作战效能相较前一代有“台阶性”的提高。在其他行业,掌握技术话语权的巨头们同样会给产品分代,同类产品分代不仅可以确立出行业标杆,得到广泛认同,还激发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动能。

第四代半、第五代掘进机是中铁工业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的掘进机发展方向。

2018年5月2日,中铁高新工业与拥有世界领先高亮度激光技术的纽敦光电科技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开启了研发第四代半、第五代掘进机的进程。

第四代半掘进机是指以刀具为主要破岩掘进方式,以激光、水射流、声波等一种或多种学科技术进行辅助破岩的合成掘进设备。

第五代掘进机是指以激光、水射流、声波、射线、核能源、化学物质等一种或多种物质为主进行掘进破岩,或辅以机械设备联合开挖的掘进装备。

第四代半、第五代掘进机逐步舍弃了过去以刀盘、刀具等固体为主要掘进介质的方式,转而以光线、声波、液体等为介质进行岩体、土体切削,这将彻底解决盾构和TBM存在的掘进速度缓慢、刀具易磨损等难题,大幅度提升掘进效率,改善工作环境,降低施工成本,为铁路、公路、水利和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建设提供更优选择。




读者也许会好奇,

第一代至第四代掘进机又分别是哪些呢?

通常来说,

我们根据掘进机从诞生到逐步完善的各个阶段,

对其进行分代。



初代掘进机的诞生 灵感竟源自船蛆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18世纪末,一个横贯泰晤士河的隧道修建计划在英国提上了议程。尽管以当时的技术条件,修建这么大规模的地下隧道难如登天,但是在1798年,这项工程还是进入了施工阶段,随后又因为多种难以克服的困难匆匆中断。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一个偶然的机会,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从一种船蛆的钻洞行为中获得灵感,设计出一种开放型手掘盾构机。这台机器是一种方形金属箱体,内部有人工作业和辅助设备。由千斤顶推动金属框水平前进,并有金属框支护土体防止塌方,同时还在金属框后进行衬砌结构的施工。盾构机的构架分成36个小单元,每个单元内有一名矿工把他面前的粘土挖开。当许多名矿工挖去同一数量的粘土时,构架就可以向前移动了,挖空的地方被砌上砖块,这就是第一代掘进机的原型。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1825年,这台盾构机首次应用于伦敦泰晤士河隧道施工,在此后漫长的十余年中,盾构机不断被改良、又投入使用,最终在1843年建成泰晤士河水底隧道。这在人类隧道工程史上具有着里程碑意义,其技术原理为现代盾构机设计奠定了基础。




从人工走向机械  盾构史上的长足进步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尽管布鲁诺尔发明的第一代掘进机意义重大,但仍没有摆脱手掘的束缚。1876年英国人约翰·荻克英森·布伦敦和姬奥基·布伦敦申请了第一个机械化盾构的专利,其进步的标志是采用了压缩空气,用机械开挖代替了人工开挖,隧道掘进机从此迈入了机械时代。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通常,我们把机械式和气压式盾构机称为第二代掘进机。布伦敦等人发明的盾构机有一个由几块板构成的旋转刀盘,开挖的渣土落入径向装在刀盘上的料斗中,料斗将渣土转运至轮带输送机上,再将它转运到盾构机后部送出。这是盾构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第三代掘进机,是通过电气、液压、机械驱动掘进的当前常见机型,包括盾构机和TBM。



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世界首台第四代半掘进机问世


从机械走向智能 掘进机技术的突破与飞跃 

第四代掘进机以智能化为核心,中铁装备承担了该领域的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建斌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攻坚,让掘进机具有了深度岩-机互馈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



从钢钎、大锤到风钻、炸药,长期以来,在我国隧道工程施工中,人力都没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中铁工业经过多年努力,促成了我国隧道工程施工由工具到装备,从人力到机械化的演变,具备了全系列隧道掘进机、掘进配套设备的制造及技术服务能力。今天第四代半掘进机的问世,对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也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进入隧道掘进装备研发制造的全新纪元。


请随意感受一下今天工业人的欢腾:


齐志冲:往昔从凿船虫到第一代盾构,今朝从水滴石穿到第四代半掘进机。高压水辅助破岩TBM成功下线,标志着我们迈进了掘进机事业的新时代!

张少华:唯创新者胜!中铁装备又一颠覆性产品成功下线,即将改写极硬岩隧道掘进历史。

蒲晓波:高压水辅助破岩TBM成功下线,标志着我们迈进了掘进机事业的新时代!

周天保:以柔克刚,劈山凿岩;滴水穿石,上善若水。

董超雯:致敬梦想家和工程师!现在是第四代半——高压水射流辅助破岩TBM,第五代、第六代还远吗?地下城还远吗?

孙志宏:与4G迈向5G时代同步,第四代半掘进机今日发布问世!

刘晓宇:唯创新者胜!热烈祝贺中铁装备国内首台高压水射流辅助破岩TBM成功下线。传说中的“滴水穿石”,不相信的话可以把你的爱车开来冲洗一下。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59
    2025 - 08 - 29
    近日,由中铁装备联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水电八局共同研制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江汉领航号”,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始发。该设备专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1标输水隧洞量身定制,独头掘进距离创国内超大直径TBM之最。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工程输水总干线采用有压单洞自流输水,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具有大埋深、长线路、大洞径等技术特点和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岩石强度以及断层多等地质难点。本次始发掘进的“江汉领航号”TBM,开挖直径11.93米,整机长约180米,总重约3000吨,采用洞内组装,顺坡掘进,逆坡排水,掘进总长度约18.35公里,为全线掘进距离最长输水隧洞。截至目前,中铁装备为引江补汉工程提供的6台TBM,其中4台已成功始发,掘进总里程突破5000米大关。“江汉先锋号”是引江补汉工程下线的首台硬岩掘进机,也是目前国内引水隧洞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开挖直径12.23米,整机长度约160米,重约2800吨。设备集成了综合地质预报系统、刀具磨损及状态监测系统、护盾卡机预警及评估系统、盾体润滑系统等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沿线复杂地质难题。同时,创新性地搭载了同步推拼技术。“江汉开拓号”开挖直径12.23米,同为国内目前水利工程应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也是引江补汉工程穿越最大断面、最长软岩变形段硬岩掘进机。该设备设计最小转弯半径800米,适应最大坡度±10%,可以完成隧洞开挖、出渣、支护、导向、材料运输等全套作业。设备采用盾体偏心、刀盘扩挖、双速减速机及盾体减磨设计,增加护盾卡机预警和评估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潜在施工风险。同时,研发应用了测量免搬站功能以及智能辅助掘进、数字钻机、超前探测系统等多项智能化技术,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服务。“江汉平安号”作为目前国内引水隧道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
  • 点击次数: 215
    2025 - 07 - 25
    7月24日,由中铁工业、四川水发集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主办,中铁城投、中铁六院协办,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中铁智能装备承办的中国中铁携手四川省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首台盾构机下线活动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董里,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许兴国,中国中铁党委委员、副总裁马江黔,成都市新津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胡建平,中铁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威,四川水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向仕春,中铁六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光建,以及来自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央驻川企业、属地企业及中国中铁相关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此次仪式的成功举行。董里在致辞中指出,“川山甲1号”盾构机的下线是四川水利事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四川水发集团与中铁工业携手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功将央企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盾构机等国之重器的研发制造。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化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联合科研院所攻克极端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难题,打造全国领先的川造高端装备品牌,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马江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铁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把加强与成都的合作作为长期坚定的企业战略,双方深入合作历久弥新,共同见证了成都从区域交通枢纽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华丽蝶变。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国中铁在成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了从“布局”到“产出”的关键跨越,助力成都加快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能力。中国中铁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装备、品牌等优势,不断为现代化新成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服务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以实际行动参与成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能级提升,...
  • 点击次数: 307
    2025 - 06 - 30
    6月30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先行号”(中铁1298号)正式始发,标志着国内排涝规模最大、洞径最大、埋深最大的隧洞排水系统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北段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工程概况城西南排工程是浙江省杭州市为提升城西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还是特大型城市深隧排涝工程在国内的首次实践。该工程主要包括南北线和西线两部分,采用“Y”型布局,总长29公里的隧洞系统将城西洪水以300立方米/秒的排涝能力直排钱塘江,受益面积约213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近百万。设备详情基本参数:直径12.10米,整机全长90米,重2500吨。掘进任务:负责城西南排工程(南北线)工程北段5080米的隧道掘进,有7处平面转弯,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最大埋深约53米,最大坡度为50‰。技术难点与应对:需穿越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等,还将下穿居民区和地铁等重要城市通道。中铁装备设计团队针对长距离大断面泥岩地层掘进结泥饼、大埋深地层喷涌等问题,对刀盘结构强度及刀具布置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项目建成后,杭州城西防洪标准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城西南排工程不仅是防洪排涝重要保障,还将成为活水绕城、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 点击次数: 103
    2025 - 06 - 10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中铁装备研发的专利《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荣获‌中国专利奖最高奖项——金奖。截至目前,中铁工业拥有中国专利金奖3项。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针对矩形特大断面(开挖面积>100㎡)掘进机施工面临的矩形断面开挖成型难、大跨微拱支护定型难、土仓出渣掘进控型难三大世界性难题,发明了多刀盘复合开挖系统、抗剪式分块盾体系统、多螺机协同出渣及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设计出一种可用于特大断面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开创了三车道矩形隧道及大跨度地下空间机械法施工新工法,并广泛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地铁车站、下穿高速及高铁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大型钢结构集成等领域。该专利成果转化的首台套产品为世界最大矩形顶管机“南湖号”,开挖断面14.82×9.446m,开挖面积达123㎡,具备最大推力14400t,装机功率2300kw,成功应用于嘉兴市下穿南湖大道工程,实现了大跨度矩形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掘进一次机械化施工成型,改善了劳动工作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该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世界首个矩形顶管施工地铁站项目、世界首台复合地层矩形隧道施工项目等重大工程。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中铁山桥“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具备接头力学性能优良、耐候性良好、焊接效率较高等优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耐候钢桥梁领域的焊接技术空白,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桥梁建造领域重大技术突破,保障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健康与安全,对中国桥梁制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生的经济效益总计约40亿元。该专利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盘江特大桥、官厅水库公路特大桥、洪塘大桥、黑河大桥、美国阿拉斯加铁路桥等桥...
  • 点击次数: 159
    2025 - 05 - 28
    5月26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国内首台7米级超大直径反井钻机“中铁1361号”在浙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启用。这一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升项目排风竖井施工效率,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排风竖井直径7米、深319.73米,采用大直径反井钻机一次反提成型,填补了国内空白。该设备最大设计开挖直径可达8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等优势。与传统竖井钻爆扩挖施工方法相比,大直径反井钻机一次反提成型技术舍弃了爆破作业,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和振动影响;减少了施工人员投入,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竖井施工效率。中铁装备作为国内掘进机行业领军企业,致力于创新竖井施工新模式。自2011年启动竖井装备研究以来,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为抽水蓄能电站、水利工程、矿山开发、交通基建等领域的深大竖井建设提供了成套智能装备与创新施工方案。 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2021年,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中铁599号”,应用于浙江宁海抽蓄电站竖井工程。该设备实现垂直向下90度掘进,融合了传统竖井施工技术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理念,首次实现动力下沉和井下无人掘进施工。 竖井扩孔掘进机2024年,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逐梦号”(中铁1430号),应用于温州永嘉抽蓄电站竖井工程。该设备采用“定向钻+反井钻+扩孔掘进机扩井”的创新工法,掘进总里程达1334米,创造了竖井掘进机日进尺16.8米的世界纪录。 大直径沉井掘进机2025年,研制的超大直径沉井掘进机“中铁1364号”开挖直径15.2米,应用于浙江杭州江南水厂盾构接收井工程,采用“自由断面开挖+泥水循环排渣”工法,实现上软下硬富水卵石地层竖井工程机械化施工。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899

传真:010-83777728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