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西北报捷!中铁工业创造我国铁路建设新里程碑——蒙华铁路白城隧道今日贯通

日期: 2018-01-26
浏览次数: 1364


西北报捷!中铁工业创造我国铁路建设新里程碑——蒙华铁路白城隧道今日贯通

2018年1月26日,由中铁四局承建、中铁工业研制的马蹄形盾构机负责施工的蒙华铁路白城隧胜利贯通!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将马蹄形盾构工法运用于铁路山岭软土隧道,在我国铁路隧道施工装备研发与技术服务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

西北报捷!中铁工业创造我国铁路建设新里程碑——蒙华铁路白城隧道今日贯通

蒙华公司副总经理袁良书,蒙华公司蒙陕指挥部指挥长韩跃,中国中铁科技信息部部长于兴义,榆林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光耀,榆林市铁路办副主任郭明,中铁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河川,中铁工业总经理李建斌等出席了贯通仪式。


中铁工业总经理李建斌在致辞中指出,对中铁工业而言,白城隧道的顺利贯通 “意义非凡”。中铁工业作为国内最懂施工的服务型制造商,以“渴求变革、倾力创造”的理念致力于让隧道施工更快、更好、更安全,联合中铁四局、中铁三院和中铁六院等,为蒙华铁路白城隧道,量身定制了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在工法创新和产品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我国高端工程装备创新发展的典型。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公司所属的中铁工程服务公司,按照中国中铁管理实验室活动的各项要求,为中铁四局提供专业的“管家式”技术服务,通过文明施工和科学施工,让“隧道内喝咖啡”成为了行业的风向标。


西北报捷!中铁工业创造我国铁路建设新里程碑——蒙华铁路白城隧道今日贯通

西北报捷!中铁工业创造我国铁路建设新里程碑——蒙华铁路白城隧道今日贯通

马蹄形盾构机为中铁工业所属中铁装备联合中铁四局共同研制,于2016年7月17日在郑州下线,整机长118米,重1300吨,因盾构机刀盘与整体轮廓形似马蹄,因此得名马蹄形盾构机。这一全球首创的隧道开挖方式能够极大提高隧道空间利用率,较圆形截面减少10%~15%的开挖面积,进而缩减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马蹄形盾构机自2016年11月11日始发以来,不仅克服了砂质新黄土土质疏松对隧道掘进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安全穿越了输油输气管线、包茂高速、浅埋层等重大风险源,还创造了最高日掘进19.6米、最高月掘进308米的纪录,仅用时440天,胜利完成了白城隧道全线3056米的盾构掘进任务,较传统工法在同等地质下提高工效3倍以上。


马蹄形盾构在白城隧道的成功运用,真正体现了蒙华铁路公司建设“创新路、优质路、科技路”和中国中铁管理实验室活动的各项要求,通过文明施工和科学施工,兑现了中铁工业“让地下空间开发更容易”的承诺,实现了无数铁路建设者“让工程技术更简单、让工程建设更安全、让工程管理更高效”的梦想,必将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北报捷!中铁工业创造我国铁路建设新里程碑——蒙华铁路白城隧道今日贯通

提起隧道施工,人们的第一印象是“风险极高、消耗巨大、环境恶劣”,隧道工程的建设者不仅失去了休息时间和个人空间,还时刻面临着人力不可抗拒的安全隐患。多年来,隧道建设举步维艰的困境并未得到质的改变。


随着中铁工业自主研发的马蹄形盾构机、盾构云大数据监控平台、盾构工法等新装备、新技术、新工法的成功运用,“盾构咖啡厅”水到渠成。蒙华铁路白城隧道建设者能够在安全的作业空间里一边高效率的工作,一边享受着“盾构咖啡厅”带来的“惬意”时光,一改传统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大、作业环境恶劣、施工效率低的面貌,实现了铁路建设者的百年梦想,改变了铁路山岭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进程,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和风向标!

西北报捷!中铁工业创造我国铁路建设新里程碑——蒙华铁路白城隧道今日贯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马蹄形盾构机的设计制造到白城隧道胜利贯通,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的中铁工业研发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传承“开路先锋”精神,承担起新时代我国铁路建设的重任,他们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攻克技术壁垒,驻扎无定河边,战胜了毛乌素沙漠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牺牲了与家人团圆的宝贵时光,为祖国制造“大国重器”,为人民再添“超级工程”,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向世人展示了中铁工业的“铁军”风采。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38
    2025 - 08 - 29
    近日,由中铁装备联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水电八局共同研制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江汉领航号”,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始发。该设备专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1标输水隧洞量身定制,独头掘进距离创国内超大直径TBM之最。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工程输水总干线采用有压单洞自流输水,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具有大埋深、长线路、大洞径等技术特点和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岩石强度以及断层多等地质难点。本次始发掘进的“江汉领航号”TBM,开挖直径11.93米,整机长约180米,总重约3000吨,采用洞内组装,顺坡掘进,逆坡排水,掘进总长度约18.35公里,为全线掘进距离最长输水隧洞。截至目前,中铁装备为引江补汉工程提供的6台TBM,其中4台已成功始发,掘进总里程突破5000米大关。“江汉先锋号”是引江补汉工程下线的首台硬岩掘进机,也是目前国内引水隧洞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开挖直径12.23米,整机长度约160米,重约2800吨。设备集成了综合地质预报系统、刀具磨损及状态监测系统、护盾卡机预警及评估系统、盾体润滑系统等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沿线复杂地质难题。同时,创新性地搭载了同步推拼技术。“江汉开拓号”开挖直径12.23米,同为国内目前水利工程应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也是引江补汉工程穿越最大断面、最长软岩变形段硬岩掘进机。该设备设计最小转弯半径800米,适应最大坡度±10%,可以完成隧洞开挖、出渣、支护、导向、材料运输等全套作业。设备采用盾体偏心、刀盘扩挖、双速减速机及盾体减磨设计,增加护盾卡机预警和评估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潜在施工风险。同时,研发应用了测量免搬站功能以及智能辅助掘进、数字钻机、超前探测系统等多项智能化技术,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服务。“江汉平安号”作为目前国内引水隧道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
  • 点击次数: 212
    2025 - 07 - 25
    7月24日,由中铁工业、四川水发集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主办,中铁城投、中铁六院协办,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中铁智能装备承办的中国中铁携手四川省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首台盾构机下线活动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董里,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许兴国,中国中铁党委委员、副总裁马江黔,成都市新津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胡建平,中铁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威,四川水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向仕春,中铁六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光建,以及来自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央驻川企业、属地企业及中国中铁相关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此次仪式的成功举行。董里在致辞中指出,“川山甲1号”盾构机的下线是四川水利事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四川水发集团与中铁工业携手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功将央企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盾构机等国之重器的研发制造。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化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联合科研院所攻克极端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难题,打造全国领先的川造高端装备品牌,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马江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铁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把加强与成都的合作作为长期坚定的企业战略,双方深入合作历久弥新,共同见证了成都从区域交通枢纽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华丽蝶变。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国中铁在成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了从“布局”到“产出”的关键跨越,助力成都加快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能力。中国中铁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装备、品牌等优势,不断为现代化新成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服务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以实际行动参与成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能级提升,...
  • 点击次数: 302
    2025 - 06 - 30
    6月30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先行号”(中铁1298号)正式始发,标志着国内排涝规模最大、洞径最大、埋深最大的隧洞排水系统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北段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工程概况城西南排工程是浙江省杭州市为提升城西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还是特大型城市深隧排涝工程在国内的首次实践。该工程主要包括南北线和西线两部分,采用“Y”型布局,总长29公里的隧洞系统将城西洪水以300立方米/秒的排涝能力直排钱塘江,受益面积约213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近百万。设备详情基本参数:直径12.10米,整机全长90米,重2500吨。掘进任务:负责城西南排工程(南北线)工程北段5080米的隧道掘进,有7处平面转弯,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最大埋深约53米,最大坡度为50‰。技术难点与应对:需穿越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等,还将下穿居民区和地铁等重要城市通道。中铁装备设计团队针对长距离大断面泥岩地层掘进结泥饼、大埋深地层喷涌等问题,对刀盘结构强度及刀具布置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项目建成后,杭州城西防洪标准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城西南排工程不仅是防洪排涝重要保障,还将成为活水绕城、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 点击次数: 96
    2025 - 06 - 10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中铁装备研发的专利《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荣获‌中国专利奖最高奖项——金奖。截至目前,中铁工业拥有中国专利金奖3项。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针对矩形特大断面(开挖面积>100㎡)掘进机施工面临的矩形断面开挖成型难、大跨微拱支护定型难、土仓出渣掘进控型难三大世界性难题,发明了多刀盘复合开挖系统、抗剪式分块盾体系统、多螺机协同出渣及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设计出一种可用于特大断面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开创了三车道矩形隧道及大跨度地下空间机械法施工新工法,并广泛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地铁车站、下穿高速及高铁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大型钢结构集成等领域。该专利成果转化的首台套产品为世界最大矩形顶管机“南湖号”,开挖断面14.82×9.446m,开挖面积达123㎡,具备最大推力14400t,装机功率2300kw,成功应用于嘉兴市下穿南湖大道工程,实现了大跨度矩形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掘进一次机械化施工成型,改善了劳动工作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该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世界首个矩形顶管施工地铁站项目、世界首台复合地层矩形隧道施工项目等重大工程。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中铁山桥“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具备接头力学性能优良、耐候性良好、焊接效率较高等优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耐候钢桥梁领域的焊接技术空白,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桥梁建造领域重大技术突破,保障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健康与安全,对中国桥梁制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生的经济效益总计约40亿元。该专利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盘江特大桥、官厅水库公路特大桥、洪塘大桥、黑河大桥、美国阿拉斯加铁路桥等桥...
  • 点击次数: 149
    2025 - 05 - 28
    5月26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国内首台7米级超大直径反井钻机“中铁1361号”在浙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启用。这一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升项目排风竖井施工效率,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排风竖井直径7米、深319.73米,采用大直径反井钻机一次反提成型,填补了国内空白。该设备最大设计开挖直径可达8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等优势。与传统竖井钻爆扩挖施工方法相比,大直径反井钻机一次反提成型技术舍弃了爆破作业,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和振动影响;减少了施工人员投入,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竖井施工效率。中铁装备作为国内掘进机行业领军企业,致力于创新竖井施工新模式。自2011年启动竖井装备研究以来,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为抽水蓄能电站、水利工程、矿山开发、交通基建等领域的深大竖井建设提供了成套智能装备与创新施工方案。 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2021年,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中铁599号”,应用于浙江宁海抽蓄电站竖井工程。该设备实现垂直向下90度掘进,融合了传统竖井施工技术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理念,首次实现动力下沉和井下无人掘进施工。 竖井扩孔掘进机2024年,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逐梦号”(中铁1430号),应用于温州永嘉抽蓄电站竖井工程。该设备采用“定向钻+反井钻+扩孔掘进机扩井”的创新工法,掘进总里程达1334米,创造了竖井掘进机日进尺16.8米的世界纪录。 大直径沉井掘进机2025年,研制的超大直径沉井掘进机“中铁1364号”开挖直径15.2米,应用于浙江杭州江南水厂盾构接收井工程,采用“自由断面开挖+泥水循环排渣”工法,实现上软下硬富水卵石地层竖井工程机械化施工。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899

传真:010-83777728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