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日期: 2019-06-19
浏览次数: 306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31日 04版

 


【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


在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钢铁板材是最常见不过的“铁疙瘩”,但经过技术处理,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焊接实验室特级技师曲岩把他们变为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从“铁疙瘩”到“艺术品”,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而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作为中铁山桥集团一名一线电焊工人,20多年的电焊生涯让曲岩拥有一份不凡的成绩单:全国劳动模范、中央企业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第二届“中国中铁十大专家型技术工人”,他用专注、坚守与追求极致演绎着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



传承百年老店的“工匠精神”



中铁山桥制造了我国第一座钢桥、第一组道岔,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钢桥的摇篮,道岔的故乡”。

“百年老字号企业能够流传到今,必然有它的根和血脉,一种难能可贵的红色基因更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这就是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曲岩说,自己的成长与工业文化的熏陶、企业的培养、老劳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今年是曲岩从事焊接工作的第21年,自1998年从山桥技校毕业后,他就来到项目生产第一线。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企业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曲岩深谙,作为一名“焊接工匠”,掌握稳定的焊接技术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勤学苦练。

拿起焊枪,就意味着质量与责任。“焊缝是钢桥的生命线,每一条都马虎不得,它直接关系到大桥的建造质量。”曲岩说。

2001年,曲岩来到秦沈客运专线项目上工作,这是我国铁路史上第一个主梁全断面焊接桥梁,也是高铁的试验段。为了抢工期,他每天早上四五点起来工作,晚上八九点才收工。“一天下来要更换焊条几百次,每天早上拿焊钳的那个手都不敢打弯、一打弯就疼。”曲岩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磨砺下,他的焊接技术迅速提高。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2002年,曲岩参与了润扬长江大桥的建设,这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开始焊接闭口肋对接焊缝时,第一层总有细小的裂纹出现。经过多方面尝试比较,我提出了采用小电流先将拐角处分道焊接,再整体焊接盖面的方案。最终这个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生产难题。”曲岩回忆。

从苏通大桥到香港昂船洲大桥,从润扬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从重庆朝天门大桥到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中都有曲岩的身影。

“事业不分大小,无论什么样的岗位,只要全心付出就能够有所收获。”曲岩的话很朴实,却让人越琢磨越有味道。


 

舞动的焊花是有魔力的



 焊接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曲岩却要把它做到极致。“别看我们的工作只是把焊接物粘合在一起,要焊得牢、焊得平,这里的学问大着呢。可能终极一生,我也不敢说能够走到焊接的巅峰”。他说。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2012年,中铁山桥成立了以曲岩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开展大桥钢结构制造工艺研究。随后,曲岩工作室参与了美国纽约维拉扎诺大桥的桥面维修以及港珠澳大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等一系列超级工程的攻关项目。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厂内板单元制造中,钢箱梁节段拼装时对接焊缝多,斜底板爬坡对接、腹板立位对接焊缝多,而且焊缝质量要求高,焊接难度大。传统的焊接工艺及大型的焊接机器人都遭遇挑战。

在建设中,曲岩和他的团队迎难而上,他们优选焊接工艺参数应用于钢箱梁整体拼装和钢锚箱的焊接生产,焊缝外观成形美观,质量稳定,内部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100%。这一焊接工艺创新填补了我国钢桥制造领域的空白。

 “这个焊接变形控制法,可以更好地减小焊接修正难度”“这样改变一下组装焊接顺序,可以减小变形”……曲岩的常用笔记本上,精细记录着每一个焊接步骤。他对焊接的热爱,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在参与德国铁路桥的生产任务中,针对焊枪角度如何调整、焊接时电流电压如何配比、焊丝应如何摆动等问题,曲岩制定了针对性方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锚箱焊接是桥梁质量的命脉,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曲岩在塞尔维亚萨瓦桥焊接中调整仰角位置,降低操作难度,使锚箱焊接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98%……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电焊不仅是一门技术活,还是一件辛苦活。”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穿起了短裤短袖,但为了避免焊接时被溅起的火花烫伤,曲岩只能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汗水浸透衣服是寻常事。然而,对他来说,沉浸在工作中,神情专注地在钢铁上“绣花”却是一种享受。“电弧炽热、火星飞舞中,彷佛世界变得寂静了。焊花盛放、焊条熔合,在我眼中,舞动的焊花是有魔力的。”曲岩说。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39
    2025 - 11 - 07
    11月6日中铁山桥、中铁九桥参建的世界首座千米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公铁大桥铜陵长江三桥正式通车为长三角互联互通再添关键一笔长江上新,创下“世界之首”铜陵长江三桥是长江安徽段通车的第11座跨江大桥,大桥全长11.88千米,主桥采用主跨9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是千米级大跨度钢桁梁桥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采用,跨度位居公铁分层布置的同类桥型世界之首。这座桥,是个“全能型选手”设计“超能打”:主桥采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兼顾斜拉桥的稳定性和悬索桥的跨越能力,有效提升荷载能力的同时提升跨度,能够充分满足桥梁两岸的通行需求。通行“超高效”:创新采用“上层公路+下层铁路”的双层设计。上层为6线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下层搭载2线时速250公里的沿江高速铁路和2线时速160公里的普速铁路,实现“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多功能立体通行。钢铁脊梁+云端架梁钢铁脊梁的“精铸师”:中铁山桥负责大桥共计3.3万吨钢结构的制造和拼装工作。承制的30个钢梁整体节段覆盖了悬索区、斜拉区、交叉区三个区域,不同区域钢梁架设方式不同,钢梁受力体系不同、刚度差异大,增加了线性控制难度。自动化,全面采用板单元自动组装与智能焊接生产线,实现了主要构件从下料、组装到焊接的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从源头上确保了核心部件的精度与质量。数字化,应用桁梁杆件数字化制造,实现高精度钻孔与标准化制造,保证了数千根杆件像“标准零件”一样精准互换。整体化,运用连续匹配拼装技术,像“搭积木”一样将大量杆件和板单元精确预拼装成30个大型整体,成功化解了线性控制难题。云端架梁的“大力士”:大桥的架设,由中铁九桥研制的“大力神”级装备全程护航。边跨和主跨悬臂段由1600吨架梁起重机负责吊装,力拔千钧;主跨悬吊段由2台900吨缆载起重机,像“空中纤夫”一样从跨中向桥塔方向稳步架设。铜陵长江三桥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
  • 点击次数: 34
    2025 - 11 - 05
    10月31日由中铁重工参建的武汉右岸大道北段工程控制性关键节点——右岸大道开启桥正式建成进入试通车阶段中铁重工负责该桥桥塔装饰提升设备以及防撞设计等工作大桥桥柱跟动画片里的变身器似的大桥还会变身像坐电梯一样垂直升降四项指标亚洲第一武汉右岸大道开启桥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两侧设置5米宽的行人与非机动车道实现人车分离,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可从桥面两侧坡道桥出入。该桥桥梁可升降部分全长104米、桥面标准宽度31米(塔柱断面最宽处46.2米)、提升重量约2650吨、提升高度27米。上述四项数据(桥面长度、宽度、提升重量、提升高度)在同类型开启桥梁中处于领跑地位,居于亚洲第一。什么是开启桥?开启桥是桥梁的一类,也叫活动桥或开合桥。简单来说,这座桥既能打开,又能合上。一般来说,开启桥常见的开合方式有立转、升降和平转三种。右岸大道开启桥为升降式,需要打开时,桥面拉起升高;需要合上时,桥面下降。可以升高多少米?大桥搭载4个卷扬提升设备,可以稳稳牵引着桥体匀速上升,仅需9分钟便从地面升至27米高空,相当于9层楼的高度,提升速度相当于每分钟3米。武汉右岸大道开启桥的意义武汉工业港作为武钢集团的北部门户,工业港河是武钢集团和青山船厂对外运输的重要通道,常年有运输船舶进出,为保障汛期船舶顺利通航,右岸大道跨越工业港河时,必须保证充足的净空高度。如果采用“一跨过河”,桥长将达到3公里左右,不仅建设成本翻倍,还会影响沿江景观和周边居民上下桥。改为开启桥后,桥梁体量大幅缩小,建设成本下降,对周边环境影响也可以降至最低。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升武汉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水平,完善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对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点击次数: 313
    2025 - 10 - 10
    9月28日由中铁宝桥参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大桥将成为连通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枢纽。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横:山区跨径最长1420米:主桥为跨径1420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比现世界跨径最长的云南金安金沙江大桥长34米。竖:高度世界最高625米:桥面距水面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比现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高出60米,几乎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等高。公司主要负责大桥钢桁梁、桥面系制作加工、拼装、安装任务,共计93个安装节段,总重约22000吨,相当于3座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重量。自项目启动以来,公司综合考虑了大桥设计思路、生产建设标准、自然环境条件、杆件加工特点等各种因素,最终决定采取‘一桥三地’制造模式,主桁在重庆、自贡加工,横桁架以及附属在贵阳、自贡加工,最大限度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工艺方案,从原来的“3+1”拼装变为四节段连续拼装,使每轮生产时间由开始的12天减少到9天,吊装作业坚持以每天2段的速度均衡推进,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了全桥吊装任务。智能管控 高效协同通过使用智能制造信息库,实现对原材料库存实时状况、采购计划和生产需求的精准把控,以及各个环节的紧密协同,极大地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为大桥的顺利建造筑牢了坚实基础 。智能下料 质量保证采用了由预处理生产线、数控切割机、智能套料软件、BIM及信息系统以及网络共同构成的板材智能下料系统,实现了板材从原材料到成品部件的自动化生产流程,生产出的高质量部件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加工和配装环节,有力保障了整个桥梁制造过程的品质 。虚拟预拼 精度飞跃在钢桁梁的制造过程中,创新性地采用了钢桁...
  • 点击次数: 130
    2025 - 09 - 27
    9月26日,由中铁装备与中铁隧道局联合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启明号”(中铁1399号)在郑州成功下线。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超大直径竖井装备领域实现技术新突破,还意味着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接收井施工将迎来“智能利器”,为工程高效推进、安全建设注入全新动能。作为当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竖井掘进装备,“启明号”整机具备超大断面、超深水下开挖能力,开挖直径达24米,最大开挖深度达150米。设备创新采用双臂结构,集成开挖、出渣、导向等功能于一体,搭载了姿态调整、沉降控制等多项创新技术,具备地质适应性强、导向姿态控制精度高、地层感知识别准等特性。依托这些先进技术,“启明号”能在软土、卵石、软岩、硬岩频变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有人值守、无人操作”高效掘进,显著提升了竖井施工的自动化水平,更成功破解了竖井掘进机水下作业“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准、控不住”的技术难题,有效消除了人员在竖井开挖高危作业环境下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竖井施工的效率、质量与安全性。传统盾构始发接收井,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人工配合机械开挖,随挖进行支撑,开挖后进行结构施工,存在工期长、投资高、安全风险大、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等诸多问题。相较于传统竖井施工,“启明号”通过机械自主开挖,同步装配结构,实现深井作业“井下无人化,井上少人化”,大幅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降低施工风险,为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竖井施工提供有力支撑。此次 “启明号” 竖井掘进机顺利下线,标志着我国高端隧道装备取得又一重大成果。该设备不仅将极大提升盾构工作井、通风井的施工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更将为我国重大隧道工程施工注入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 点击次数: 235
    2025 - 09 - 10
    9月9日,中铁山桥和中铁宝桥参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这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过江通道正式投入使用。今后,从常州到泰州通行时间,由1小时20分钟缩短为现在的20分钟左右。两项世界第一和四项世界首创常泰长江大桥由一座跨主航道的主跨1208米钢桁梁斜拉桥、两座跨专用航道的主跨388米钢桁梁拱桥和一座3×124米的非通航孔钢桁梁桥组成。两项世界第一:创下了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拱桥的世界纪录。四项世界首创:实现了减冲刷减自重台阶型沉井基础、“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四项世界首创设计。中铁山桥负责大桥(跨江段)主体工程钢桁梁、钢塔制造项目最大标段CT-A6标段,包含主航道桥常州侧Z0-Z86共计44个整体节段,录安洲专用航道桥、录安洲非通航孔桥的钢桁梁、附属钢构件及主塔防撞设施;中铁宝桥负责主航道桥南北钢塔、主航道桥跨中以北钢桁梁(含合龙段)、天星洲专用航道桥钢桁梁及附属结构。合计用钢量约27.2万吨。“五线一系统”引领钢桥制造新模式常泰长江大桥承载着巨大荷载与跨度,其下层桥面采用宽幅非对称结构,以此实现公铁同层功能。鉴于大桥跨度大、荷载能力要求高,主航道桥的上、下层桥面均采用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这种桥面板的制造精度要求极高,每一个细节都需精益求精,才能确保桥梁稳固与安全。为保障大桥建设质量与效率,公司构建了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组焊生产线、钢桁梁杆件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总拼生产线、智能涂装生产线、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的“五线一系统”钢桥制造新模式,全面提升了钢桁梁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桥梁制造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钢桁梁制造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技术突破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在制造过程中,项目团...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899

传真:010-83777728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